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在传统的经济学表述里,学者们经常提“二元经济”。在最初的含义中,它原本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呈现出明显的两极特征,比如农业与工业,比如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等等。在我国,我们通常听到的“二元经济”特征在很多时候是用来描述为城乡经济的差异。
创业板上市,格外受人关注。周四晚上,我在出租车里听电台里的几个主持人在贫着讨论股民该不该杀进去。如果你在北京呆着,你就会发现北京的主持人特别的贫。主持人说,创业板都是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轻易可别进去,小心地球进去乒乓球出来;一个嘉宾说,创业板好多都是新兴产业,现在进去成本低,将来成为巴菲特的概率要大。此时,另一个嘉宾接茬了,说,你还别说,我就是根据巴菲特的理论,在这样的时刻才决定重仓并且长期持有,主持人就问他,哇,那你买了多少?他想了想,我想可能是在扳指头数数,说,起码有三千多了。
就三五千块,还衬得住用巴菲特的理论?
这么一段讨论,把创业板上的企业的特征基本表现清楚了。概念新,但抗风险能力也弱;前景好,但可持续性待考验。比如华谊兄弟,就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内地的一家声名鹊起的娱乐公司,它的核心资产就是导演和艺人,谁也不能保证冯小刚每一部作品都很好,再整出一个《夜宴》,公司业绩立马受影响;其商业模式也相对单一,盘子大小有限,融资能力有限。当然,这是相对于它受到的高度追捧而言,毕竟好电影,并不是可以跟融资能力强划等号的。
然而,即使如此,华谊兄弟已经是国内民营电影娱乐公司中的领袖型企业。在这个高度分散化的市场中,它由于拥有超一流团队而形成的龙头效应,是其能够成为创业板明星的最重要因素。
现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更多的领域中,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的特征表现的愈来愈明显,在一个行业中,玩家越来越少,如果你不能成为老大,那怎么着也得成为老二,否则,日子就会很难过。
比如,从全球来看,在软件领域,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管理软件;在计算处理器和通信处理器领域,在通信终端设备商和网络设备商中,只有第一第二才有点意思,甚至第三就显得有些意兴阑珊。而且,往往地,第一第二拿走了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就是给大家留下一个遥远的饼,让大家一窝蜂地持续欣赏。
在国内的很多行业软件之中,这种气氛就更加浓烈。行业软件市场往往高度分散,供应商很多,规模普遍偏小,但跟客户之间的业务关系却又非常紧密,结果aihuau.com形成了一个谁也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接受的局面:第一与第二虽然本身规模并不见得多大,但整合散兵游勇的势头非常之猛,收购之风甚盛,持续扩大份额的势头异常猛烈。
在互联网行业也是如此,在全球,搜索都是Google的天下。而在中国,则成了百度的天下。在电子商务,阿里巴巴一家拿走了20%左右的份额,剩下的留给了几千家各式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站。在媒体领域更是如此,无论是广告媒体还是新闻媒体,在某一个领域中,能容纳下多个玩家而且还十分繁荣的场景,越来越快看不到了。
咱们都努努力,想过好日子,自己就不能当老三老四。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