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轨道,随着我国老年福利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对外开放,各种养老项目的商业价值也日益凸显。对于金融业而言,如何与飞速发展的老年福利产业携手同行、共谋发展,这才是各金融机构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同行的做法颇可借鉴。
近年来,美国银行推出的一种“以房换钱”、“以房养老”的“倒按揭”模式,在退休老人中颇受欢迎。比如,67岁的安德鲁是美国的一位退休老人,他和老伴都有退休金和存款,生活不缺保障。但他还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每月定期从银行借款数百美元,用来旅行、购物,享受生活。事实上,“以房养老”在美国老年人中并不少见,这种方式在国际上被称为“倒按揭”,在美国它的全名是“住房现金转换计划”。
据介绍,与购房者向银行贷款再付钱给开发商不同,“倒按揭”是将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后,由银行每月付钱给抵押人,到期以出售住房的收入或其他资产还贷。由于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按揭贷款相反,故被称为“倒按揭”。不少美国人年轻时“以钱买房”,年老时“以房换钱”,退休后生活仍过得比较舒适。
“倒按揭”之所以在美国兴起,因为它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既帮助老人解决养老问题,分担了政府负担,同时又可以为银行提供多种收益方式,它为解决美国的老龄化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当然,任何一种金融创新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倒按揭”自然也不例外。一方面,银行在与老人签订协议时要尽可能预测老人的寿命,以确定每月支付的数额。但由于老人寿命的不确定性,银行或老人均存在受损可能;另一方面还存在房屋价值变化,利率的不稳定以及房屋的维修不当等风险。尽管“倒按揭”以房产作抵押,贷款回收有一定保证,但必须要在保险业的介入下,分担贷款回收风险,这种房地产融资方式才能稳步发展。因此,“倒按揭”除了需要政府财政上的资助外,还需要银行、保险等相关部门的联合运作。
对于中国人目前来说,推行“倒按揭”和防范其风险还言之过早。一方面,中国人还难以接受从“养儿防老”到“养房防老”的巨大落差;另一方面,中国人习惯将房子作为一笔财产留给子女,没有像外国老人那样的生活理念。但专家表示,这种养老方式还是有前途的,这种贷款形式应当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