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金融城:一平方英里的神话

 伦敦金融城:一平方英里的神话


  1开放了二千年

  在9月底英国Z/Yen调查公司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行榜中,伦敦再次雄踞榜首,在人才、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总体竞争力5个方面得分均高于纽约,并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较今年3月份公布的指数拉大。

  伦敦缘何成为顶尖国际金融中心?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记者于9月底前往伦敦找寻答案。而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无疑是这次答疑之旅的起点。

  伦敦金融城因为原有的面积仅一平方英里,被伦敦人亲切地称为“一平方英里”(the Square),虽然面积不大,但这里却承载了千年的历史。

  公元43年罗马人抵达英国后,在泰晤士河畔修筑城墙,建立了一个聚居点取名为伦迪尼乌姆(Londinium)。经过将近2000年的发展,成就了现在的伦敦金融城。其间,伦敦金融城经历过1666年的伦敦大火和以后的重建。

  伦敦金融城中巴洛克风格的圣保罗大教堂就是在伦敦大火后重建的。伦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在圣保罗大教堂旁。现在伦敦金融城保留着皇家商业交易中心、有“针线街上的老妇”之称的英格兰银行、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大厦之屋、伦敦大火纪念塔、伦敦塔等经典建筑。

  在英格兰银行以东不远处,就是伦敦金融城的新地标——绰号为“酸黄瓜”的瑞士再保险大厦。瑞士再保险大厦斜对面就是外观备受争议的劳合社保险大厦。

  伦敦金融城目前常驻人口只有8000人,但每天有30多万人来伦敦金融城上班。从上午6点至9点到下午4点至8点,伦敦金融城的对外交通是全球最繁忙的。

  走在伦敦金融城的大街上,你会听到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的口音,你也会看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面孔。

  “在很多方面,伦敦一直都是开放、国际化的地方,即使在1800年前的罗马统治时期,伦敦也是国际化的交易中心。在你周围的街道上,你会听到古代的英国人说着英国的方言,许多罗马士兵和管理者说着拉丁文。在市场上,你可以发现来自罗马帝国的木材、酒和香料。”伦敦金融城经济发展办公室城市事务主管杰瑞米·芬(Jeremy Fern)在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向记者介绍道,“如果回到英国历史的中古时代,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来自欧洲的皮毛、葡萄酒、啤酒、香料,还可以买到来自地中海、中亚的商品,甚至包括从丝绸之路运来的中国丝绸。”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银行应运而生。最初是意大利北部的伦巴底人建立了银行。这些意大利银行家来到伦敦,成立了国际贸易银行。他们的副业是贷款给英国王室,用于英国与法国开战的开支。

  有意思的是,在法国,这些意大利银行家的表亲们放款给法国的国王。在工业革命期间,伦敦利用其资本和专业知识为全球工业发展、纵横南美的铁路基础设施,以及电报电缆融资。

  进入20世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很多人以为,伦敦将会一蹶不振,甚至可能会崩溃。但是伦敦金融城却奇迹般地挺过来了。

  美元在欧洲的广泛流通使得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成为可能。马歇尔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也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的实施带来了上亿美元,这些巨额美元在欧洲被消费、流通。

  当时,美国大约有80万士兵在欧洲,他们使用的是美元。通用电气、玛氏等美国公司也着手建立欧洲网络。美元成为欧洲第二大非官方的货币。

  在20世纪60年代初,一群国际银行家们(他们大多数在伦敦,少数在法国)或偶然或通过协议,将这些美元聚集起来并打包,从事美元存贷款业务。这就是欧洲美元市场的开始。

  随后,欧洲日元市场、欧洲法郎市场、欧洲欧元市场纷至沓来。政府、跨国公司以及国际性组织都能在伦敦快速、便利地融资。

  2 “大爆炸”功不可没

  “近20年来,伦敦巩固了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这里有国际化的所有权、国际化的人才和国际化的管理。”

  伦敦金融业近20年来的飞速发展以及实现对纽约的赶超,离不开20世纪80年代以金融自由化为特征的“大爆炸”(Big Bang)。

  在“大爆炸”之前,伦敦投资银行、经纪商以及承销商只能是英国本土企业,业务单一,以合伙制公司为主,一片死气沉沉。1986年的“大爆炸”取消了固定佣金制和单一业务制度,一家公司可以同时从事公司融资顾问、股票承销、经纪业务及自营交易。国际资本也进入英国,并且收购英国公司,伦敦证券交易所也从面对面的场内交易向电子交易转型。

  “英国长期以来都向国际所有权持开放态度。当室外阳光灿烂时,室内也会觉得温暖宜人;当冷风来袭,就会觉得寒意逼人。不过,我们发现如果我们对国际所有权持开放的态度,经济将会增长更快,更加具有竞争力,并且更加有效。”杰瑞米·芬说。

  伦敦的开放在对证券交易所的收购态度上也可见一斑。“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作和并购可以带来很多好处。这些好处来自于流动性和技术的共享。”对于纳斯达克交易所对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竞购,伦敦金融城市长史达德说:“我们非常高兴纳斯达克向伦敦证券交易所提出敌意收购,这说明伦敦市场质量被认可。所有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他们获得所有权后怎么来监管。如果纳斯达克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它必须接受金融服务监管局而不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

  开放的伦敦吸引众多金融机构纷至沓来。现在,伦敦拥有世界上几乎所有大型国际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办事处。截至2006年3月,共有333家银行获准在英国从事经营活动,其中255家外资银行在英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或者总部。2006年底,英国银行业资产和负债达到6.2万亿英镑,是1995年的3倍。外资银行持有半数以上的英国银行业的资产。

  3交易平台全方位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伦敦提供了无以匹敌的从保险、证券、外汇,到大宗商品甚至海运等各个细分领域的交易平台。

  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日交易量占全球总交易量的32%。伦敦金属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全球90%以上的有色金属交易所都在这里进行。伦敦是全世界金银交易的全球结算中心,是目前最大的场内市场,平均每天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结算的金银交易量约为55亿英镑。

  作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劳合社在全球保险和再保险领域拥有崇高的威望。劳合社保险大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现代工业和科技的无限张力。无数根银色金属管道纵横交错地裸露在外,电梯沿着金属墙面上上下下,其内部灰色的水泥表面毫无保留地标榜着自己。

  冷硬现代的外表下面仍然是传统的交易模式。劳合社的会员(可以是保险公司或者富有的个人)通过组成辛迪加(若干承保会员组成的承保小组),由管理代理人(Managing Agents)管理,向投保人提供保险。劳合社几乎“无所不保”——从模特的腿到明星的脸蛋,从火箭到飞机。记者在劳合社附近一家名为Underwriter(保险商)的地下餐厅偶遇两位劳合社的保险经纪人,他们分别为体育和牲畜保险。

  劳合社大部分业务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而中国的业务只占亚洲业务的4%,亚洲业务只占整体业务的9%。但是劳合社认为,中国市场非常具有吸引力。劳合社国际市场和业务发展部门主管Jose A Ribeiro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随着中国变得越来越富有,人们需要为他们的资产保险。”

  目前,劳合社已经在上海设立了劳合社再保险(中国)有限公司,已有4家管理代理人进驻上海,据悉又有7家管理代理人打算进驻。“我们在中国的目标是一些专业领域,例如负债业务,以及其他一些中国传统保险公司未能进入,或者未必具有专业知识的领域。”劳合社市场信息分析师Carys Lawton说。

  同样对中国有兴趣的还包括拥有300多年历史的伦敦证券交易所。截至2006年底,共有1276家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交易,1634家公司在其下属的高增长市场(AIM)交易。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600家外国公司来自全球60个国家。

  伦敦证券交易所计划明年在北京开办一个代表处,现在正在等待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虽然我们现阶段的战略目标主要在吸引中国的国有企业,但是我们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将不仅仅是吸引中国国有企业到主板上市,还有那些有能力到伦敦上市的大型中国民营企业。”伦敦证券交易所国际业务拓展部总监毕卓识(Tracey Pierce)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3887.html

更多阅读

余虹遗作:一个人的百年

余虹:一个人的百年今年7月8日,我和同门师兄弟回四川大学参加石璞先生百岁华诞的庆典。22年前我随石先生攻读硕士学位,是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得知母校要举办先生百岁华诞的庆典,我们同门师兄弟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回母校为先生祝寿。见到先

克鲁格曼:亚洲奇迹的神话

克鲁格曼著名的1994年文章《亚洲奇迹的神话》是JimChanos对中国的看法的基石。这篇文章被认为是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其主要观点是只靠投入推动型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只有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可持续动力。亚洲奇迹

剩女时代:一个人的精彩(全文)

基本资料剩女时代:一个人的精彩(全文)作者: 阑珊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年:页数:定价:装帧:ISAN:内容简介“剩女”是眼下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词汇,也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剩女是大龄女青年的一个新称号,常用来指“高

声明:《伦敦金融城:一平方英里的神话》为网友莬丶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