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想瞎忙。用什么方法可以再超脱一些?
减小对下属、对员工的关注点。
当老总的,想关注的东西很多,方方面面都去关注,就是累死了,也关注不过来。
有这样一位老板,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他对员工,只问三件事:员工认真去做了吗?他们的方法对吗?他们尽力了吗?只要三个答案都是肯定的,他会闭嘴。如果他们这样做了,还是失败,就不要苛求员工。
在业界,老板对员工仅问这三件事的能找出多少个呢?我们这批来泉州考察的老板,仅问这三件事的,可能也没几位。
老板过问太多,超脱不起来,我看和三个误区有关:
一是总想,完满一些是对的,有缺陷总是不好。有些人是从小在学校读书时形成了这样的烙印。习惯地认为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等,越全面越好、越有可能得高分。学生考了九十多分,家长们还是希望他们最好能得满分。
这样长期下来,就成为一种定势。在职业生涯中,这种定势会影响到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是过问得越细才能越放心,把关注细节等同为事无巨细。麦当劳总裁弗雷德·特纳说,“我们的成功表明,我们的竞争者的管理层对下层的介入未能坚持下去,他们缺乏对细节的关注。”
畅销书《细节决定成败》有一个论据:目睹、研究国内外许多企业,从中得出一个结论,“企业的失败固然有战略决策失误的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细节上做得不够。”作者汪中求先生这个观点无疑是对的,本人专门写过博文表示赞同。
这里要说的是,关注细节和过问过细是两码事。当老总一定要把你该关注的细节关注好,但不是要你本人把公司的许多事都做细。老板不是会计,老板看公司的财务报表,不必与财务人员看的一样多。大公司更是如此。试想,一个大企业,老板对所有的问题都去过问能过问得过来吗?管得太细,时间长了,则可能会影响对关键问题投入的精力。
三是以为别人不如自己。聪明人最大的毛病,是嫌弃比他笨的人。有些老板,还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洁癖,要求身旁每一个人也是完美的。“那些天才老板的公司里,员工的士气是最低的。不管员工怎么努力,换来的还是老板的批评。”
老板对自己对他人,要严格要求,但不能太苛刻。
上次答过一道题:企业不必追求非常完美;今天想补充一句:企业,老板和员工,在不完美的状态下奋斗,才是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