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
“用企业文化打造精神家园并非简单之事,无企业文化建设工具、模型就无法成就企业文化目标”,这是作为企业文化专家的金久皓在2007年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首任企业文化研究室主任时给上海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系的研究生、本科生等学生们上《企业文化》课时重点强调的一句话,几年过去了“用企业文化打造精神家园并非简单之事,无企业文化建设工具、模型就无法成就企业文化目标”的论断依然是中国企业文化界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 建设企业职工的精神家园,关注职工文化、关注职工心理,把品牌文化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要达成这个任务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在中国从来不缺乏企业文化理论,也不缺乏企业文化民间组织社团,以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学会、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企业文化咨询有限公司等命名的各种企业文化民间组织满大街都是。除了中宣部下属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国务院批准免于注册的纳入“中编办”指标的类似于中国记协一样的副部级的“中国政研会”的另外一块牌子),原中纪委书记处书记、中顾委委员韩天石老先生创办的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在理论上确实有建树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有促进推动作用外,其它的诸如挂靠在中国文联名下的与文学艺术不沾边的所谓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挂靠在各省社科联旗下的所谓省企业文化促进会之类的各类民间社团除了搞商业会议收钱开会卖奖牌卖证书外连基本的企业文化概念都搞不清更别说有什么企业文化促进的工具和方法了。在广西一个报纸上看到广西成立了一个企业文化社团时所谓中国文联名下的企业文化促进会官员跑去捧场讲话竟然把企业文化解释为企业文化就是搞些唱歌跳舞的活动把企业文化定位成“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组织员工参加一些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文化娱乐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等,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凝聚员工,达到将企业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为企业多做贡献的目的”时全中国的稍微不是文盲的人都笑了,如此低劣的素质还去指导企业文化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中存在断层,更存在实践脱节的严重问题。 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理论从宏观上的意义、功能、作用等概念基本具备了;不少企业花巨额资金请企业文化咨询公司把理念设计等工作也基本搞的差不多了。但是众所周知的是: 许多企业却没有中间层次的分类学科作为支撑,也缺乏更深入地实践应用理论进行深化。没有企业文化学科细分,没有普遍认可的企业文化建设工具、模型、标准;没有不同行业的文化建设应用知识系统。有“文”无“化”,导致企业文化往往只停留在口号、旗帜、标语上,理念只贴在墙上、夹在文件中、放在书柜里成为“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成为“花瓶”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