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企业咨询的时候,经常听到老板感叹:“我的企业怎么就找不到合用的人啊!现在人素质太差了,王老师有没有合适的人才帮我推荐一下,人力资源部老说来应聘的都不怎么样。”的确,企业的兴衰,关系最密切的是人,企业能否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备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队伍。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就认为要提高工作品质之前必须先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必须从员工职业化入手。不过,在感叹无才的同时,也要想想我们的用人观念。
昔年的唐明皇想广选天下士,宣布通一门专业以上的都可以来京城考公务员,有“口蜜腹剑”之称的行政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李林甫怕还真有什么人见到皇帝说出他的aihuau.com奸佞,想出一条毒计,建议皇帝先在基层搞初选,合适的再上京面试,私底下指示各地,一个也不让通过,然后他老先生就厚着脸皮上表祝贺“主上圣明,野无遗贤”,夸得玄宗心花朵朵开,真以为全天下的人才都在我周围了。可惜了杜甫,就被这次考试忽悠了,晚了好多年出名。
这黄鼠狼下崽是一辈不如一辈,老祖宗辛苦打下的大好江山差点就毁在晚年仍自以为英明无比的唐玄宗手上,这是李林甫的错吗?朝有奸邪,根子还是老板的问题!回头看看晚年虽然也退步很多但基本靠谱的唐太宗怎么干的: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好长时间没动静。太宗责问他怎么回事,老封说:“不是俺不尽心找,实在是当今的确没有杰出的人才啊!”李世民可不被他忽悠:“君子用人就像用器具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代能把国家治理好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关键在于你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封德彝虽然毛病很多,可比起李林甫就算劳模了,太宗时期的人才绝对比玄宗时期的质量高、数量多,但是在选材的态度上,高下立判。太宗这个老板知道,人才遍地都是,关键是你怎么定义人才、看不看的出、用不用的到位,甭管大老板、小老板,别说自己企业内部就没人才,外部也看不上眼,难道你也像唐明皇一样认为“野无遗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