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华/文
越是危机时刻,越是企业加紧寻求创新活力的时刻。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有不少于10家的知名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品牌“换标”。这无疑是企业在危机时刻的一种品牌发展之道,即通过品牌标识的更新力求向全球公众传达企业在危机中坚定发展的信心。
笔者认为,越是危机时刻,也越应是企业重视社会贡献和践行社会责任的时刻。企业应该在危机中确保生存、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去追求危机情境下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贡献方式以及作为企业公民在危机时代更多、更大的社会责任的践行。
不错,企业的“本职”是制造、销售产品和服务,通过产品、服务的制造和销售去实现企业之于社会的价值,进而实现利润的获取。然而,在这样一个充分竞争乃至白热化竞争的全球市场中,企业的“本职”本身就面临许多挑战。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除了部分企业走极端在产品质量或其他方面做手脚之外,尚有更多企业以对社会资源、公众资源的透支利用来换取产品制造的机会、资源,进而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以求最大化利润的实现。然而,在企业为经济利益而透支社会资源之际,这种行为本身就背离了作为企业公民应该践行的社会责任底线,更莫谈企业对社会的贡献了。
譬如,跨国公司的环境保护一直以来就是社会各界和公众所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不仅有NGO(non-governmentorganization)组织、民间环保人士等以推出跨国公司环保黑榜、黑名单之类的形式,影响和监督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行为,督促他们尊重环境、重视环保,实际上,还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在互联网社区发表和谈论跨国公司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而环保仅是衡量跨国公司社会贡献、社会责任践行情况的方面之一。
从跨国公司的“本职”———制造和销售的产品、服务角度来考量,实际上,在面向社会公众即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上,本身也是一种社会贡献和社会责任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而言,产品可以成为社会贡献和社会责任的“中介物”,进而在跨国公司和消费者之间形成一种贡献aihuau.com和责任的互动。比如,有些跨国公司在产品的外包装甚至产品本身采用环保材料,有的产品会将塑料包装设计为可反复使用的一件生活用品,这些不仅提高了产品本身在消费者使用中的附加值,而且更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促成了一次环保互动和环保观念、环保理念的意识交换。
可以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恰恰说明社会贡献、社会责任绝非纸上谈兵、面子功夫。再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以往的观念一直认为“用人”是跨国公司的“家务事”。然而,随着近几年一些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方面事件的发生,特别是经由互联网的传播,人们对跨国公司的“用人”等“家务事”的关心和讨论也提上了日程。据来自路透巴黎的消息称,针对法国企业的员工自杀案频发问题,法国劳工部长达尔科(XavierDarcos)近日敦促法国各公司必须解决职场压力问题,防止出现此起彼伏的自杀事件。不难看出,全球范围内关于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社会责任关注也日益升温。可以说,在当今的人力资源方面,跨国公司不应仅以提供了多少就业岗位作为其对社会贡献的程度,而更应该在合理用工、人性化用工等方面践行社会责任。
真正有战略发展眼光和和谐共赢意识的跨国公司,都应该在社会贡献、社会责任方面实现思想和意识上的真正转变,只有做到这一层面的转变,方才有着付诸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