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增幅可能停留在8.3%~8.9%的区间,而前三季度GDP增幅将在7.3%~7.6%之间,仍未“达标”“保八”
●本报记者 李乐 北京报道
在年初设定了2009年GDP增速“保八”任务两个季度之后,衡量中国经济增速的GDP增幅指标,有望在这一年的三季度中首次超过8%。甚至最高达到8.9%,而前三季度GDP增幅最高或可达到7.6%。
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将对外公布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的数据。在此之前,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机构相继发布了信贷增量、出口总额等一系列关键数据,均显积极。一位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向《中国经营报》称,综合上述数据以及官方情况,中国GDP在三季度的增幅有望超过8%,停留在8.3%~8.9%的区间。2009年前两季度,中国GDP增速分别为6.1%和7.9%,均未达到8%,故此,三季度经济形势的表现对于“保八”任务的完成,将至关重要。“超八望九” “从现在公布的各类官方数据,我对三季度的经济运行形势很乐观。”10月15日,一位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他所指的各类官方数据,是指人民银行、外管局、海关总署等部门陆续公布的关键经济运行数据。 他表示,综合上述数据以及官方情况分析,中国GDP在三季度的增幅有望超过8%,停留在8.3%~8.9%的区间,而前三季度平均GDP增幅将在7.3%~7.6%之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安排,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在此之前,相关部门将会陆续发布相关经济运行数据,GDP增幅由国家统计局最终发布。 前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从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外管局等部门发布的数据情况看,基本为积极信号。他表示,从内部情况看9月国内信贷投放量回升,从“内外结合”的角度看,2009年上半年中国已经处在“双顺差”的状况之下,而最为担心“外需”方面,9月的出口总额也有超过预期的回升。 他表示,这些数据相比二季度已经有了更好的“回暖”,而二季度的GDP增速已经达到了7.9%,综合上述数据及官方情况,三季度GDP增速在2009年首次超过8%将“顺理成章”。而且由于七八九三月的经济表现明显好于二季度的三个月,因此,出现一个超出人们预期的“高增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至于这个高增幅,很可能是“望九”——他最乐观的看法是,最高可能会在8.9%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年一二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6.1%和7.9%,均未达到8%。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前两季度的数据表现,即便三季度“超八”,前三季度的GDP平均增幅也很难达到8%,预计可能在7.3%~7.6%之间。
记者目前掌握的情况表明,国家统计局正在对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进行紧张的核算以及最后修订,按照惯例,这一系列数据将统一公布,对于公布之前的相关信息,国家统计局方面不便评价。外需“关键” “外需”超出预期的复苏,是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转向乐观的关键所在之一。根据海关总署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重新站上2000亿美元大关,尽管仍然同比下降10.1%,但较之2009年一二季度,甚至七八两月,却都已表现出强劲回升。 记者了解到,在9月进出口总值当中,出口为1159.38亿美元,环比增长14.2%,同比下降15.2%,为今年最低降幅。而在此前,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都对9月出口总值数据并不乐观。一些对经济学家的调查则显示,对该项数据,最为乐观的估计也是同比下降16%,而实际同比下降的数据则低于这一彼时“最乐观”的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出口大幅改善,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推动:发达国家最近数月的再库存化,可能持续到四季度,这对中国出口产生了拉动作用。而圣诞节订单也多在8月、9月达到高峰,而“每年三季度中国的出口数据都较好,今年也不例外。” 实际上,从2008年四季度起,受到世界金融海啸的影响,中国的外需明显下降,体现在出口总值方面一度出现连月下滑的趋势。而从9月数据分析,出口实际已经超过2008年11月的水平,隆国强预计,中国月度出口在四季度可能维持在1100亿美元左右,环比可能没有明显的增幅,但同比很可能出现零增长或正增长。 “此前,国内上马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相当量级的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回暖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中国的产能从一定程度上是依照外需设计的,所以外需的恢复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对三季度经济运行表现如此乐观的重要原因。”前述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称。 另外,有专家认为,9月进口数据的增长,亦是外需恢复的结果之一,其逻辑在于中国大量的出口系“来料加工”,加工贸易出口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进口增加。“退出”尚早 尽管全世界几乎都弥漫着刺激政策如何退出的声音,但是前述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仍然相信,即便三季度的GDP增速超乎预期的好,中国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在短时期内仍然不会轻言“退出”。 尽管乐观,但他仍然认为到三季度时,中国经济全面回暖的基础仍不牢靠。“更何况前三季度平均GDP增幅的数据还没有达到8%的水平,在中国,增长是解决大部分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他说。 而这似乎与中国最高决策层的认识“一致”。根据新华社消息,10月9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问比利时出席一经济研讨会时就表示,中国的经济复苏尚未站稳脚跟,因此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刺激政策。 与此同时,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明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的刚性汇率制度不允许货币政策过早转向,由于中国的货币政策统筹考虑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就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需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因此,在美国刺激政策退出之前,中国紧缩力度有限,否则只会引来更多“热钱”流入。 2008年10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维持在6.82~6.85之间。10月12日,中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75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小幅回落5个基点。但是,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 信贷政策的走向也似乎证明“退出”尚远。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167亿元,环比增幅30%。 不过,中国政府已经在局部开始调整以避免“结构性的过热”重新出现。“比如国家发改委对两高一资项目的严查,以及对风电、水泥、钢铁等产能过剩产业审批的调整与控制等,都是中国经济管理制度下特有的调整手段,这些调整,我感觉即便在超过8%的情况下,也还会进行。”前述接近决策层的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