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内企业,尤其是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在先进、新旧程度、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此外,业内企业基层操作服务人员的操作水平也差异很大。因此,虽然行业内存在门类齐全的定岗定编标准,但标准的适用条件往往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套用标准进行定岗定编往往对企业的生产组织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化工生产的物理、化学反应往往在密闭容器内进行,不易在产出与操作人员数量间建立量化关系。同时,化工装置的规模普遍偏大,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如果研究单体设备与操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定岗定编工作,将事倍功半。
基于上述考虑,在实际的定岗定编工作中,较适宜采用一种通用性较高的基于工作写实的工作量定编法为化工行业操作服务人员进行定岗定编工作。
该方法主要由如下步骤构成:
首先,该方法的着眼点必须是同一部门内,同一类型的岗位来测量其总体工作量。如果不能区别不同类型的岗位的工作量,就难免找不到定岗定编的客观依据,无法开展量化的定岗定编工作。
其次,该方法需要在待定编基层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把不同岗位的人员的工作,依据一定的类别,分成相互间不交叉,总体上又能完全反映被定编人员工作内容的若干个方面的内容。
然后,由待定编单位的基层管理、技术人员按照不同的分类,将操作服务人员的各类工作分别详细地加以描述,并标明每项工作的耗用时间、频次、所需人员数量。在这样的工作统计调查表中,有些单位对有些工作的描述可能为耗用时间“不确定”,频次“不定期”。对这样的描述,首先要分析是否是重要的、重复性比较高的工作。这类工作要尽量要求基层单位加以量化。对于占工作总量比重较小,频次较低的工作,在无关大局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忽略。
在这之后,由于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对于定岗定编工作存在着较强的敏感性,往往本能地夸大自身的工作量,以便增加本单位的操作服务人员数量,降低自身开展日常运营工作的难度。因此,在获得初步的工作分类和相关数据后,还要深入基层,反复核对重要的数据,确保数据不存在大的偏差。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核定出同一类岗位人员的工作总量。
在核定个体的工作能力时,需要考虑个体的法定工作时间,出勤率等因素。这些都需要与相关单位的人事部门共同确认,从而保证单位时间内员工的个体工作量合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求出某一岗位所需的操作服务人员的数量。
必须要认识到,经过上述计算后,得出的只是初步结果。最终的定岗定编结果,还需要考虑装置启动,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需要,这都需要顾问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基层的管理、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合理确定这些方面所需的人员数量,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才能最终提交可行的定岗定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