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从思想到实践——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小企业管理提升(一)



   本文是以去年12月5日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大巡诊重庆站的演讲为基础,结合最近和中小企业的交流体会,整理而成。文章分成四部分

一、中国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主的成长背景

二、中小企业管理提升的需求——从思想到实践

三、充满机会、诱惑、风险和陷阱的外部环境

四、迎接机遇和挑战

第一部分  中国中小企业及中小企业主的成长背景

一、改革开放30年,中小企业成长的好机会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里面主要的还是以经济建设的中心,发展企业生产为主线的。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主线是经济建设的30年,也是企业发展的30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主要还是“市场物资短缺,劳动力过剩,就业不充分”的状况,这个时候的企业经营从市场和劳动力要素角度是很容易成功的,但企业经营主要还是集中在国有和集体的体制下(在那个时代,集体的“五小”企业已经算是体制创新的成果了),民营企业甚至还在戴“红帽子”。当时的成功要素是“胆量+资金”,很多的找不到工作的人员自主创业成功了,一些体制内的大学生、科研人员、党政事业部门人员开始“下海”,并基本取得很高的成功率。

90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意识形态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兴办企业发展经济进入新的一轮高潮。在民营经济的步步推进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面临更困难的处境,因此出现了三年国有企业解困的目标。这个时候的是中小企业大量发展的时期,企业及企业主光靠创业的激情是不行的了,企业的成功总是在经营资源的某些方面(如:某一细分市场,产品特色,技术实力,垄断资源等)具有“一招鲜”的特点,这样的“一招鲜”或“一招先”奠定了很多企业的发展基础,但由于很多企业不能维持这样的“鲜”或“先”,慢慢也就退出了竞争的舞台。

新世纪开始后,从信息经济到知识经济,开始为传统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也为某些落伍的企业挖掘了坟墓。这个时候企业的发展主要靠系统竞争力了,光“一招鲜”还不够,必须其他“招”也不能太差,要补木桶原理的短板,以保持竞争力应对对手攻击。甚至有时没有“一招鲜”或“一招先”,但整体系统竞争力却可以很强,这样的企业生命力往往更顽强。在这个时期,国有企业已形成聚焦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经营状况已今非昔比,基本已经成长为大企业了,而原来的中小国有企业通过改制等途径实现了民营化;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小企业基本都是民营企业,基本形成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相互依存,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互补发展的局面。

相对90年代“策划大师”的风行,新世纪开始却是“管理咨询”的蓬勃发展。

 2016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从思想到实践——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小企业管理提升(一)

二、中国是创业成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中国创业成功率最低不是因为政治环境,而是经济环境。首先就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上世纪90年代,从劳动力市场到职业经理市场都不是很成熟,但到本世纪初,这个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了;到目前为止,对中小企业而言,金融资本市场仍然是很不成熟的,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没有有效解决,很多地方还停留在高利贷阶段;物流市场也是在本世纪初才开始产业化发展,以前我们中小企业自己都要成立物流机构,少有第三方物流支撑。所以,要素市场的不成熟影响了专业分工,加上中国的市场监管不严导致交易费用很高,使得创业者需要具备更多的要素,成为全能企业全才老板。而全能企业全才老板对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不现实的。

三、中小企业主的类型(与大企业比较)

根据过去的中小企业主的背景不同,我们将中小企业主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就业无路创业型。最初这样的企业主是社会底层人士,但通过自身的勤奋、悟性取得创业成功,有的小富即安,稳扎稳打;有的贪大求名,栽了根头;有的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整合应用新思维新技术新资源,得到发展壮大。第二种是专业技术痴迷型,有一些企业主有了一技之长,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企业。如:建筑工匠——建筑队——建筑公司——房产开发商等;火锅厨师——火锅馆——餐饮连锁公司等。能够做成成功的企业,核心在于能够克服自己的专业痴迷,按照企业组织系统要求去整合配备资源,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第三种是关系资源运作型,一些企业主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公有权力部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的合作关系,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资源垄断开创中小企业。这类的很多在初期进展顺利,随着关系资源及作用的弱化,很多企业也销声匿迹,企业主要另起炉灶;有的却借这个基础,通过整合人才等其他资源构建系统发展成大企业。第四种是商业模式创新型,由于新技术、新市场的层出不穷,社会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带来一些新的机会,这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迎合了这样的需求。这样的中小企业主多为年轻的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新型产业中,管理基础相对较好。

除第四种商业模式创新型外,前面的几类中小企业主无一不是靠一招或少数几招起家的,能否发展大,一是取决于自己的意愿,如有的量力而行,小富即安;二是靠系统的整合各类资源。

四、中小企业及企业主的困惑:如何提升

中小企业要系统的整合资源,会通过哪些途径呢?

首先,企业及企业主会想到通过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来提升。但初次听培训还觉得新鲜,时间久了感觉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不同的培训师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是从专业领域讲的,而且都是强调自己这个领域重要,也切合了企业的心思(企业也觉得重要,不然就不会决策请培训师来培训了);但没有帮助企业解决系统构建的问题,这样各个专业领域的重要性得到强调甚至是夸大,往往推动中小企业主们运动式管理。我们以前一个客户就是这样,听了海尔的“日清管理”,觉得很有道理,就在公司推行“日清管理”,学了“CIS”,就要综合办导入“CIS”。“突击式”培训,“运动式”管理,带来的结果就是企业员工在打“移动靶”,不知道下一个目标在哪。当然很多培训还有其他问题:比如知识居多,没有思想深度,不知道根据实践灵活运用等,这里不一一枚举。

其次,企业主会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了解时政及各种信息(包括经济信息、政策信息、同行信息、竞争信息等)。但始终感觉“了解不够”,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上,轮到决策时还是停留在有一定信息基础上的“跟着感觉走”。为什么呢?因为企业主的时间精力不允许他对信息了解充分,企业主的知识结构也不支持他能够对信息充分理解,因为信息太浩瀚,如前所述,中小企业主的特点使然。但多变的外部环境一直在考验我们的中小企业主的战略决策能力,这在企业内部无人代替。企业主要想应对,只有求助于外部智囊团了。

    其三,企业主充分发挥情商优势,做管理艺术大师。有的企业主把企业打造的像家,有的企业主通过人格魅力、管理艺术等把企业氛围营造的很稳定。但同时,这样的企业主在平衡企业内部的关系时往往也很累,累积到一定程度还是平衡不了(因为不同的人认识始终是有区别的,不可能完全一样,特别是这样的家族企业或准家族企业),而且还无人解套。所以,没有建立管理科学基础上的管理艺术发挥无异于“大厨师管理”,一旦“大厨师”生病了或者状态不佳,就没有任何其他办法,而这一天总会到来……(未完待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4631.html

更多阅读

学电脑从新手到高手 服装店高手谈心得答新手问(1)

  个人对当前服装市场的一些个人观点(恳请大家耐心读下去,我自己的心得): 1.服装市场太过饱和,很多人无奈的说现在卖衣服的比买衣服的多,看看大街小巷铺天盖地的衣服,从几元到几万元的,包罗万象的款式,形形色色的店铺,只能感慨这年头干什么

呼叫中心管理手册 呼叫经济的管理审视(一)

互联网从来没有取代什么,抑或新创造出什么。它所有的模式在旧有经济体制中都有章可循。“呼叫经济”极其鲜明的体现出了这一特征。全球经济的各个角落正在刮着一场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之风,已有先行者从中受益,更多的人满怀憧憬,跃

亿万富豪 从平民到亿万富豪有多远?(一)

企业家在中国是非常稀缺的人力资源。   从1994年辞官下海算起,彭鸿斌从商才6年。他所创建的圣象公司,更是在短短4年间成长为中国地板市场的第一品牌,仅圣象品牌就值几亿元。  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二十世纪末创造的一个奇迹。  彭

声明:《2016宏观经济形势总结 从思想到实践——宏观经济形势与中小企业管理提升(一)》为网友爱到痴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