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人力资源部用岗位评价的方法确定每个岗位的薪等,具体到每个员工如何定级时,则提出一些原则性的方法,由各部门自行操作,给部门负责人以管理上的自主度,使公司授予的责任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履行。
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是选择一个既具备足够竞争力,公司还负担得起得市场薪酬水平;然后对绩效评估结果和工资增涨预算进行评审,判断哪些情况需要参照市场进行特别调整,哪些情况需要调整内部工资分配,提出一份工资上涨幅度建议报告。接下来,每个部门负责人就可以根据这份报告给部门员工定级了。事实上,各部门为员工定级的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果部门负责人给部门绝大多数员工评定了比较高的薪酬等级,而部门业绩提高不上去的话,那么部门员工的浮动收入就会下降,最终只能得到一个平均的工资收入,员工的积极性也会因此受到打击;如果部门负责人在定级时,使每个薪级上分布不同绩效水平的员工,那么工资上涨幅度将出现较大方差。这样既能够保证绩效最突出的人能够得到最大幅度的工资上涨,又能保证工资上涨幅度被控制在预算方针之内。如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部门负责人通过自愿或不自愿的理智方式减少部门员工的人数,生产率却没有下降,他们就可以用因此节省下来的工资在财年中期进行工资调整,以此作为对员工追加的投资。这样一来,员工定编人数就会逐年趋于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