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出版社的朋友想出一本书,大概是从围棋博弈看企业管理,我是一围棋爱好者,想不出这益智游戏和商业管理之间藏着什么玄机,也就一笑了之。可随着围棋和管理水平渐长,越来越觉得这位朋友的提议值得深入思考,我似乎从多次的绞杀成败中嗅出了战略管理的味道。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告诉我们,在决定战略之前要进行竞争对手分析,要了解产业中竞争对手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市场区域分布、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价格策略等关键因素,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制定战略如此,那下围棋呢?
记得在新浪围棋中我一直徘徊在业余三段(网络段位),胜负全靠心情和运气。有一次,一个高段位对手“弈秋”向我挑战,我自然不能等闲视之,仔细察看了他的对局记录,他的胜率超过了70%,在落子之前我就告诉自己要做好下细棋的准备,不要指望一击重拳就能把对方击倒,通过一个角的“手谈”之后,我判断对手属于“实地型”,不用担心对方大规模“围空”。在抓住对手这个特点后,我在布局中大优,构筑了强大的外势,最后取得了胜利。就这样,我养成一个习惯,碰到一个新的对手之前,我首先通过“试应手”来了解对手的特点,从而判断对手的优劣,根据“扬长避短”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对弈布局,从此我也跃上了业余五段的台阶。仔细想想,即使在专业比赛中,首先也是了解对手的特点,用己之长攻敌之短,比如你要和李昌镐拼“官子”,和李世石玩对杀,和武宫正树比大局观,后果可想而知。
经常去看别人下棋,曾亲临深圳木棉花酒店目睹了聂卫平和曹薰铉的一场友谊赛,当时,聂卫平的爱徒常昊在三星杯中输给了曹薰铉的大弟子李昌镐,中国围棋界一片惨淡,世界冠军颗粒无收。在此背景下,中国棋迷自然希望聂棋圣压住曹薰铉,以解心中的郁闷。对局在聂棋圣的“高中国流”和曹九段的“星小目”拉开了序幕,行棋很快进入了聂棋圣的步调,在交换了几招之后,聂棋圣构筑了外势,曹九段棋势发展无望,在不利局面下曹九段突然变招,不断“侵消”,聂棋圣一次又一次面临实地与势力的选择,就在最后一次交锋中,聂棋圣选择了实地,曹薰铉借势“打入”,聂棋圣被逼屠龙,未果,最后落败。
现场的职业棋手对聂棋圣选择实地的那一手表示质疑,说局部是“便宜”了,但影响了大局,聂棋圣如果能坚持贯彻“外势”战略,那又是另外一盘棋了,这有点类似于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局部的最优不一定是系统的最优,战略讲究整体架构,通常比较宏观,而战术是一种方法、手段,比较微观。
除了在研究竞争对手、战略与战术两个方面之外,还有很多相通的一面,比如战略设计要进行PEST、五力分析、SWOT分析,传授围棋要懂得围棋历史、发展趋势、行业动态、规则变化等知识;经营战略要解决在哪里竞争,如何竞争,何时竞争的问题,提升围棋水平同样要明确自己的特点,是加强自己的布局、对攻还是收官水平,如何提高?是通过理论学习还是实战?战略设计、战略分解、战略执行讲究资源分配和次序,不同的次序会导致不同的效果,围棋同样注重行棋次序,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细想起来,战略管理与围棋缘分不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