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三重价值模型研究——项目投资协同性原则研究——投资决策工具之一研究
企业现状。
某投资公司已经确立了“产业经营+资本运营”的基本战略发展思路。从历史发展到今天,其业务结构也已经形成了“产业经营四大板块”、“资本运营业务延伸”的格局。
困惑问题。
但是,时至今日,由于,某些产业板块一直经营不错,并且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该公司较高层面出现了关于“某些优质产业是否应该永远经营下去的”的困惑。例如,该公司水电板块属于资源性业务,有着长期的、稳定的收益预测,那么水电业务是不是就永远不退出了呢?
分歧焦点:
表面上虽然战略上两派非常统一,都同意产业经营加上资本运营,但是对产业经营的态度和思路却是截然相反的。第一派观点认为,我们本质上是投资公司,所有的业务板块均可出售;而不该是永久经营、无限深化经营的思路;再优质的产业都是可卖的,否则,我们就不再是投资公司了;即使我们认同产业经营,那也不过是阶段性持股方式的产业经营而已。
而另一派持有观点是,几个优质产业板块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应用产业公司的思路来对待,不再是可买可卖的投资行为。认为优质的产业是不可以出售的,是永久经营的含义。
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分歧呢?本质上因为产业板块的价值点认知上有分歧。第一派认为“产业的投资于退出”是创造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唯一行为手段。第二派认为“好的产业只有永续经营才是创造自身投资价值最大化的手段”。那么,两者到底哪个手段会使得企业投资利益更大呢?
衡量两种手段究竟哪个利益更大可能有很多模型工具方法,但是,无论那一种均出于价格的估计预测,就是那个赚的钱更多,而难以从板块战略价值角度来衡量投资的收益,也无法得到到底是否应该退出的一致结论。
价值评估:
在此,我提出了一个投资价值三重模型,以从战略协同性的角度来定性评估产业板块的价值。从而得到业务板块是否该出售的依据。
实际上,企业投资行为产生前后,都应对所投资的业务板块进行一个价值评估,而不仅仅是价格评估。那么,对于一个产业板块,它为企业带来的价值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描述:
一、 商品价值。当企业投资某些产业领域时,该产业领域往往是向社会与市场终端客户提供商品的,投资企业从商品经营中获得了商品收益。此时,该企业属于加工制造业属性。
二、 资本价值。当企业投资某些产业领域时,该企业是在向社会和市场提供资本与附加服务的,投资企业从资本经营中获得了抽象的资本收益,类似于利息。此时,该企业属于服务业属性。
三、 融资工具。当企业投资某些特别的产业领域时,投资企业不仅可以从产业中获得商品与资本收益,还可以以优质业务板块作为IPO或者ABS的融资平台,从中获得特殊资源收益。
举个例子说明,如水电业务板块:
当我们拿水电当做实业产品经营时,我们是收电费的;
当我们拿水电当做实物资产经营时,我们是卖电站的;
当我们拿水电当做股权资本经营时,我们是收利息的;
当我们拿水电当做特殊资源经营时,我们是玩资源的;
本质上讲,当我们探讨商业模式时,就是基于社会资源的整合角度看问题。而投资公司作为“生产核心要素之一,资本的持有者”,在进行投资时,就是在市场范围内整合资源,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运用。
协同模型:
此处协同原则的理解是基于投资公司战略层面谈的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支撑,而不是简单的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关多元延伸。所以,基于上面价值评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投资公司的协同模型:
一个产业板块,能否从战略上高度支撑投资公司发展,要看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几重价值。仅仅提供商品价值的层次最低;能够提供资源价值的层次最高。现实情况下,很多产业板块可与提供多重价值,不仅提供商品价值,还可以提供资产、资本、资源价值。
协同性则根据提供价值的层次来确定:提供价值层次越高、提供价值层面越多,则是对战略协同贡献越大。如图:
什么是特殊资源价值?什么具有特殊资源价值?
可以初步分为有形于无形两类。一类是垄断或者稀有资源,比如水电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再比如矿产属于垄断性资源。上市公司的壳资源。
另一类是基于能力的稀有资源。如品牌,特殊技术,人才。有人说,可口可乐的秘密配方被盗窃后,盗窃者以向世界公布秘方为要挟提出巨额资金索要时,该总裁笑着说:随便。
协同原则:
当投资企业考虑投资一个项目时,当投资企业考虑出售资产时,当投资企业考虑转让股权时,当投资企业考虑退出某些领域时,都应对该对象进行协同性多重价值评估。比如,水电产业板块,IPO 的壳资源,作为投资型企业战略性核心资源要素,应视为无价之宝。而不应该仅仅以市场价格,短期的企业收益来看待其是否需要出售和退出。
而在投资时,可以根据协同性多重价值模型进行评估,有些业务或者企业的投资可以仅仅是短线投资行为,不必考虑长期的战略经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