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应届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在求职大潮中能够成为受到重点关注的对象,大家各出奇招。但是并非所有的方式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宜用于获得招聘单位关注,一种方式对某个人应聘某个岗位合适,但在应聘另外一个岗位时就未必适合。
例如,据媒体报道,为吸引雇主注意,北方工业大学一个毕业班的15名学生,以“我是班长我的班”的名义,开网店集体“拍卖”自己,“商品”是包括他在内的15名同学,商品描述就是各人的简历、照片、特长以及求职意向,价格就是月薪期待值,大部分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不等。最终被网站以涉嫌侵犯个人隐私为由“下架”。求职学生表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是想获得招聘单位注意,“能够以特殊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在茫茫人海里定焦我们……最终目标是要让身边的同学都能通过这个创意找到工作起码能够得到实习的机会……”。
第一个想到通过在网店拍卖自己吸引潜在雇主眼球的方式以争取面试机会很有创意,经过媒体报道后也更容易获得社会关注,但是如果求职方式与所学专业、求职意向不匹配,最终的求职效果未必乐观。这是由于一个合格的招聘人员在招聘时不仅关注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同时更注重挖掘应聘者的潜在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愿意聘用那些与本企业文化、岗位潜在要求相一致的员工。不同的求职方式本身可能容易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为求职者的专业、应聘岗位不同,起到不同的效果。例如这次网店拍卖的求职行为,如果所参与求职者学习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应聘策划创意等岗位,这个网上拍卖的求职方式本身就是一次实力的展示,是获得社会关注的成功案例,更易于得到招聘企业青睐。但是这次参与拍卖的求职学生所学专业是数学与信息科学,应聘意向是金融、统计类企业的相应职位,因为这类单位和岗位多数情况下要求稳妥、循规蹈矩的行事风格,因此“网店拍卖自己”的求职方式未必合适。 据报道现在不少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用各种方式包装自己,例如拍艺术照等,但是在用各种活动、途径包装推销自己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求职方式与求职意向、招聘要求的匹配程度,避免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