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从经济危机看中国宏观经济系列之二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从经济危机看中国宏观经济系列之二


    农业在国家安全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一个不争的实事,作为中国,着眼于五十年的发展,如何建设好农业确实要认真动一下脑筋。

    实事求是地看,中国农业的发展走集约化和工业化道路是必然选择。中国作为世界产粮大国,先不说对外没有定价权,对内也因为分散化生产而很难形成有效的控制,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形成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人口问题,八亿农民作为中国的最大群体,他的稳定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农民数量,所以包括城市化、高校扩招、职业培训、社保新规等各种政策都是瞄准这个根源来解决问题的,当然这个问题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但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必须即时跟进。目前,国家仅在东北和西北建立的大型粮食以及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只能解决个“保”的问题,但是要“强”的话,还要在内地建立更多的农业大型企业,应当考虑修定现有法规,逐步引导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完善农业产业布局。就企业层面来进,应该充分发挥省级农科院作用,建立股份制企业,推动资本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努力扭转产学研脱节或低层次徘徊局面。当前,绝大多数农科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挣取国家科研经费上,形成的一些成果因为应用渠道不畅,无法形成生产力,此外一些科研工作者结成小单位主要靠经验,以育种或生产兽药为生,进行作坊式生,良莠不起,同时,农学博士不愿下基层一线,造成基层喊无人可用,上层人满为患,实在是巨大的浪费。

    中国制造要向中国创造前进,产学研的良性结合是必然形式,从农业产业讲,首先应该从法律上给予空间,其次要把国家多年投入的成果与产业资本结合起来,三是要制定相应的财税优惠制度,撬动民间资本,共同发展农业产业,从而切实把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下来。当然农民离开土地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解决农民工问题是首要前提。从目前情形看,第一代农民工已基本在城市稳定下来,第二代正在成长,如果农民工养老问题以及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得不到良好解决,他们还会返回农村,那样中国的农业产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所以建立灵活的社会保险体系绝对是个基础性工作,其实就是利益分配和合理与公正化,这次经济危机恰恰是一个好的机会,即时调整财富流向,保障公民生存权发展权,促进社会公平性提升,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培要固源性工作,必须深入改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512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从经济危机看中国宏观经济系列之二》为网友氣質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