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涨价:树欲静而风不止--白酒“涨”声响起背后的迷局探索



  许多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都是“物竞天择”的结果。例如中国的白酒和黄酒,黄酒比白酒的历史要早很多,可是发展到现在,黄酒是小产业,白酒是大产业。人为控制的因素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尤其是人的主观意向与自然选择相违背的时候,如何扭转历史的车轮?

  正如有些人喊说世界末日要来了,可是世界末日一直没有来;白酒行业有许多人在说白酒是夕阳产业的时候,这个行业又一次以“提价”的行为,彰显了她“物竞天择”之生命力!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之机,能够高调“提价”的产业,舍白酒其谁?

  白酒企业的“提价”,似乎是“蓄势已久”,2009年夏天的“提价”事件,昭示着他们对即将到来的白酒销售旺季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中国消费者们会让白酒厂商失望吗?此次的提价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提价会给不同实力的企业哪些不同的影响?提价会使得白酒产业的格局发生何种变化?讨论这些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谈“提价”的原因。

  “消费税新政”出台是个契机吗?

  2009年8月1日,国税总局推出“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几日后,国税总局指出,不少媒体在报道中将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称为“国家调整现行白酒消费税玫策”是对政策制订目的的一种误解。

  其实早在管理办法正式推出之前,白酒行业已经流传开“消费税调整”的传闻,所以在8月1日之前,就有几家一线名酒企业的市场终端价开始上涨,并有经销商“囤货”现象发生。对于此次颁布的“消费税新政”,白酒的龙头企业都表示支持与拥护。

  但是,有的企业家还是直言不讳地谈到了白酒行业存在的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纳税公平”问题,敏感而又一针见血,道了众多品牌企业的心声。一位川酒企业的负责人指出,四川一年产酒150万吨,有“六朵金花”之美誉的6家名酒企业的产量只占20%,但这6家名酒企业所交税收却占了四川白酒行业税收的90%;除去价格因素,这么大的差额实际上是被中小企业漏掉了。

  上述例子不仅凸显了“监管不力,纳税不公平”事实的存在,还证明了白酒税收的不合理。2001年的5毛钱从量税,是一种人为控制白酒产业走向的意志体现——想让白酒从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希望白酒企业少生产低价位的普通酒;于是产业格局发生变化,那么有实力、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致力于品牌建设的名酒企业主推中高端产品,减少低档酒产量,这样的格局却给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中低端市场价位养活了一大批小企业。而一些小企业卖低档酒之所以能够赚钱,是因为他们偷税漏税。

  有些白酒涨价,以此次的“消费税新政”为借口,并不是毫无道理,即使没有直接关系,也有着间接关系。有位企业负责人算了这么一笔帐:例如一瓶白酒市场终端价4元,那么企业要交增值税0.4元,消费税1元,从价税1元,去除这些成本,这瓶白酒实际亏损1至2元;所以,有些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就偷税漏税,甚至做假酒。

  从2001年到现在,通过白酒税收的几次调整,令世人见到了人的主观控制意向与产业的自然发展规律的不一致。普通酒依然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一个档次的酒,只是一些名酒企业因为低档酒亏损而减少产量,把更多的低档酒市场空间让给了一批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不择手段,生存发展起来。市场上总是充斥着假冒伪劣酒,有人就批评说“市场监管不力”,其实市场监管只是“治标”,真正的“治本”还是要从白酒的税收政策下手!既然白酒税收才是问题的源头,那么可以论定,“消费税新政”的出台即使不能成为“借口”,也是一个“契机”了。

  涨价是“水涨船高”的自然规律吗?

  自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各方面提供的数据都是一路飙红,直线上升。在经济形势良好的背景下,国家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调控粮食价格,使得粮价上涨。粮食是白酒的原材料,粮价上涨,意味着成本的上升。

  从去年年底开始,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陆续加入了水涨价的大合唱。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自今年以来,广州自来水全面涨价,北京也在酝酿水涨价。水是白酒另一重要原材料,水涨,就会“船高”。

  随着劳动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劳动法的执法力度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也在增加。许多名酒企业是国营企业,他们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他们在拥护和支持着国家政策,依法纳税,遵守劳动法,为人力资源上“三险”,提高人力资源待遇。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也属于企业运营成本的提高。

  再加上酒瓶、包装、机械、运输等配套链因素,白酒企业的盈利空间已经是越挤越窄。虽然有的名酒企业产量很高、销量很大,每一瓶在市场终端获得利润中,企业获得的只是少部分。对于名酒企业而言,他们不仅需要的是品牌的“名气”,还需要更多的利润来支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品牌建设中去。

  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消费者,理性地认识到品牌产品拥有它的附加价值,“一分钱一分货”,高档产品具有高价值。消费高档产品,不仅是品位、地位的象征,而且还有收藏、增值等其它价值。近年来高档白酒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加大,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水涨”必会“船高”,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

  涨价是品牌发展的需要吗?

  白酒市场的品牌集中度正呈现进一步增强的趋势。经过近几年白酒业的市场洗牌,行业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白酒的涨价是中国白酒市场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标志,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品牌集约化,做大品牌和大市场已成为中国白酒的前进方向。

无论是原材料的选用,产品品牌的打造、理念的融入、工艺加工等前期的投入,还是后期的终端运作和营销手段,“物美”的产品一定会较其他产品成本更高,投入更多,也只有这么全方位地经营,才能迎合消费者的喜爱。

  从品牌发展角度看,是白酒产品,特别是一线产品品牌提升的需要。新品牌的崛起,新产品的诞生,尤其是近年来二名酒的发展壮大,都对一线的老名酒品牌形成或多或少的压力,因此老名酒也就必须通过提价保值来继续引领其老牌高端名酒的形象和地位。而且一线老名酒通过提价,还可以减少部分经销商转型引发的种种问题。

  中国的酒商群体规模庞大,流通渠道竞争异常激烈。当生产商在品牌建设、企业管理各方面向国际化、现代化接轨的时候,中国的酒商还是以传统型商人居多,他们或多或少有着暴利心态,大多把实际利益放在衡量的第一位。卖名酒的好处是走量大,但是缺点在于价格透明化,他们获得的利润不是很多。有的经销商说,卖名酒产品还没有刚开发的、处于发展期的产品得到的利润空间大。

  在代理名酒产品获利不大的情况下,部分名酒经销商就会这样几种转型:1、代理名酒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二名酒产品及刚开发、有潜力的产品中去;2、做名酒贴牌;3、自己的货里有真品亦有假品,鱼龙混杂,打着真名酒的旗号暗卖假冒名酒。

 白酒涨价:树欲静而风不止--白酒“涨”声响起背后的迷局探索

  白酒提价其实提的是利润空间,不仅是生产企业需要增加利润空间,经销商环节也需要增加利润空间。名酒经销商作为白酒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一边受着名酒企业的强势控制,另一边又是终端资源争夺成本投入的加大,在这种夹缝中生存的经销商,有着更为强烈的提价需求。

  所以一线名酒带头提价是白酒行业发展之必然产物,不仅能为自己留住更多的忠实于自己的经销商,也是一种与二名酒竞争的策略。虽然这种策略是个“双刃剑”,有利亦有弊。

  提价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

  一线老名酒带头提价,对于白酒产业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是“危机”还是“机遇”?提价会给不同实力的企业哪些不同的影响?提价会使得白酒产业的格局发生何种变化?业内外人士都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来势较猛,但是纵观2009年的白酒产业经济,影响很小,许多地区的白酒消费量有增无减,许多白酒企业对于2009年能否完成产销量预定目标,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对于一线老名酒来说,提价可能会对走量有影响,但是利润上去了;

  对于二名酒来说,又是一次发展的机遇。几次的白酒税收调整,都给二名酒提供了机遇,许多省份的区域品牌能够走出本地,走向全国市场,逼向一线品牌阵营,可以给“税收调整”记上一功,老名酒涨价后,出现了价位真空,二名酒会填补这个价位真空,他们的收获不仅是走量,还会是利润。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又可以继续生存下去了,总要有人生产普通酒、低档酒,来满足市场需求。许多消费者分辨不出他消费的是真酒还是假酒,他们只明白一件最朴实的道理:作为一个人,他们有喝酒的权利。

  白酒是个近似于完全市场化的产业,市场化的产业有着自然的发展规律。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因素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中国白酒产业注定一直是无法平静的产业,因为“树欲静而风不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5168.html

更多阅读

2013年湖南省高考作文 2013高考作文

——陆波 泄密【新材料作文】树大招风,告诉我们做人低调是很必要的;玉树临风,暗示我们形象是很重要的;枯树开花,告诉我们希望是不能随便丢掉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告诉我们凡事不是尽如人意的;独树一帜,提醒我们创新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请以“树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意思

最近在网上查资料,无意中看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回忆他母亲的一篇文章,接着,还又看到了谈萧乾先生和老舍先生同样经历的文章。让人感慨万端,让人不得不想说几句。在季羡林读大二的时候,他的母亲在他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离亲而去,与世

声明:《白酒涨价:树欲静而风不止--白酒“涨”声响起背后的迷局探索》为网友记忆中的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