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纵横参与了6个战略项目,但是对于如何给客户制定适合的战略,感觉仍像那句广告词“我才刚上路呢”。虽然自认为战略管理的工具运用还算纯熟,对于行业还算了解,但是根据一般的套路——外部行业分析加上内部资源能力分析,得出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然后利用波士顿矩阵或GE矩阵进行业务单元的划分——这种的程式化的东西,固然能给客户提供一套严谨的思考方法,但是对客户的指导作用又有多大呢,客户口口声声称我们为老师专家,想从谜一般的未来中找寻答案,于是我们顾问也起早贪黑,殚精竭虑,最后的战略方案仍感觉不满意。 试想,如果几个资源禀赋差不多的企业,都请了一批这样的顾问,最后的战略是同质化的,在一般红海中,杀得天昏地暗,这样的战略真是比没有还糟糕。 于是想起一位读研的老师说的话,战略必须是独特的,如何才能体现出独特性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战略需要洞察力。洞察力是怎么来的,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必须是从练习中来,从实践中来,也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是可以掌握的。 波士顿资深合伙人日本人御立尚贤提出了一套练习洞察力的方法,为了使大家容易记住,简化为公式: 洞察力=思考的速度+视角。 思考的速度=(战略模型+图表思考)×假想演练 视角=广角镜+聚焦镜+反转镜 如何提思考的速度,具体地说,第一步,从你的战略理论中确认并识别模型;第二步,全力发动右脑进行图表思考,从而得出各种假说;第三步,左右脑通力合作,高速地验证、修正、再验证假说。 而如何练习思考的视角呢,就是要运用“广角镜、聚焦镜和反转镜”。 运用“广角镜”目的是要开拓视野,比如思考的时候,要从已有的市场中发现潜在的市场,要重新定义市场,可以拓展潜在市场,不是围绕原来的市场范围,而是要突破,比如普通的牛奶市场,也可以根据分析潜在需求,开发出早餐奶、奶块、奶粉,各个行业都会存在这样的潜在市场,需要我们去运用大脑去拓展。 运用好广角镜,要从大的时间范围内考察企业的环境,比如从进化论的观点,行业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态势的,什么原因会驱动这样的变革,将来这种因素会持续吗?多提这样的问题,思路就会开阔。还有一种办法就是拓展价值链,将价值链分得更细更长,看看我们能在什么环节获得收益。
![如何制定企业战略 如何制定独特的战略](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273518438309.jpeg)
运用“聚焦镜”,就是要抵近观察,比如运用模拟顾客体验的方式,来假想顾客对产品的反应;还有寻找企业经营的“穴位”,就是从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入手,把有限的资源运用得当,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用“反转镜”,就是要逆向思维,使用和大家相反的想法来思考,比如经济不景气大家都在收缩战线,如果企业的资金资源比较充足,可以利用资产价值的低迷,进行逆市操作,整合市场,反倒能取得好的效果;还可以采用类比思考的办法,将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好办法用在所在企业。 总之,战略不是按照烤面包程序从烤炉里烤出来的,而是要加上我们的洞察力,洞察力需要我们运用合适的方法持久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