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笔者近几年与国内企业较为广泛的接触,我国企业要想在管理实践中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存在着五个典型性困难。 1.过于功利化使得企业短期行为严重过分注重企业的短期业绩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通病。企业管理者往往受到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压力,要求他们取得出色的短期财务绩效,而外部环境给予管理人员的机会与时间并不多,如果未能在短期内改善企业现状(尤其是财务现状),他们面临的可能就是走人。这样,企业管理者很可能选择的路径就是减少投资于企业长期成长的努力,减少短期难以带来效益的各方面开支,如客户和市场开发投入、新产品开发投入、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信息系统开发投入等,在企业的短期效益向好同时必然侵蚀了公司创造未来经济价值的能力;或者,企业也可以通过提价或降低服务水平来侵蚀客户利益,从而使短期获利能力提高,但回头客减少和客户满意度的降低使企业未来发展乏力。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机行为,使得企业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而较少投资于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这样,就使得关注企业战略、重视长期价值创造的平衡计分卡在这些企业应用受阻。 2.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及理念相对落后 平衡记分卡在西方企业的成功运用建立在其企业长期以来规范、科学的管理实践以及西方企业对现代管理理念深度认同的基础上,是西方企业管理整体水平较高的一种综合体现。反观我国,企业长期以来缺乏严格、规范、科学的企业管理实践,多数企业对西方管理理论也只是一知半解又缺乏指导与经验借鉴,这些使得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中成功应用面临相当的困难。 3. 长远战略规划不明晰我国现阶段许多企业对自身的战略定位模糊,很多企业不进行战略规划或规划完全流于形式,企业领导人更愿意只相信自己的商业感觉和管理直觉,企业则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这种长期目标和总体战略的缺失,使得平衡计分卡成为空中楼阁,也是我国企业导入平衡计分卡的重要障碍。 4. 信息系统建立上的障碍平衡计分卡的编制和实施涉及大量的绩效指标的取得和分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对企业信息传递和反馈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一般要通过信息系统来辅助实现。而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的精细度和质量要求相对偏低,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平衡计分卡的应用。企业对信息的管理及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而致使信息系统不够灵敏,它就会成为绩效测评方法的致命弱点,继而成为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又一障碍。 5. 尚缺少著名本土企业的成功经验可借鉴平衡计分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十多年的发展史,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理论体系,而且由于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使其有了一系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然而,国内还很少有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非常成功地系统实施了平衡计分卡,即使有一定阶段性成绩,其最终成功与否还需时间检验。国内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时还需进行有一定风险的探索,这在客观上也加大了我国企业应用平衡计分卡的难度。
![平衡计分卡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困难与障碍](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28221167854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