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外资啤酒巨头的强压之势,国家商务部也担心会出现新的产业垄断。商务部通过附加4个条件批准了英博并购案,而这4条附加限制条件主要是根据《反垄断法》来防止市场出现单一垄断局面。“但是中国啤酒业是已经进入了寡头竞争的时代,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项凯标说。
随着英博与AB的合并,中国啤酒业的新一轮整合在所难免。项凯标分析说,中外强企的战略合作还将是新一轮整合的主要特点。一些规模与实力较强的企业将被并购,使优势资源更加迅速地集中到大的啤酒企业,最终形成约10家啤酒企业垄断市场,而规模较小的小型啤酒企业将失去了生存空间,而被淘汰出局。
“对一些有实力较强,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来说是好事,但对一些没有价值的企业来说,可能会是灭顶之灾,但对整个中国啤酒来说却是一件好事。”项凯标提醒说。
记者从消息人士处得知,燕京目前也正在与外资品牌企业洽谈合资事宜。而对于像燕京这样的本土品牌企业,项凯标认为,引入外资整合方式将是势在必行的。“因为中外强企合作,可以有效地盘活国啤现有资本存量,使原有资本超值增值,还有技术、管理、思想等软性的资源以及企业需求的其他资源的引进,有利于于中国啤酒业迅速争取国际市场发展空间,打造国际竞争力。”
英博效应无疑在催化着啤酒业大整合的进度。“由于啤酒行业是一个低门槛的产业,所以寡头们是难以形成垄断价格。它的寡头垄断对消费者来说不一定是坏事。”项凯标说。同时,由于此次商务部的4项附加条件已经限制了合并后的百威英博公司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进一步扩张行为,如AB公司在青啤的股份,英博公司在珠啤酒的股份都不能再增加,只能维持27%和28.56%的持股比例,同时还不得寻求持有雪花和燕京的股份,因此,应该说为本土品牌整合扩张赢得了宝贵的时机。
“保护民族品牌的关键问题是该企业能否长久掌控品牌背后的产品市场。真正地保护是提升品牌的自身强大竞争力和市场价值,如增强自主品牌的意识、提高品牌管理水平、加强对自主品牌的保护等等,这才是长久之计。”项凯标对记者说。
1995年,李福成曾放下豪言:“面对国外60多家企业的大军压境,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已经参战了,我宁可战死,决不投降,但我相信我们会取得最后胜利!”如今,英博的兵临城下让李福成惊出一身冷汗,或许他未来也将不得不面对现实“吞食豪言”,转而寻求“与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