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国企为何要上缴利润之前,我们先要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又称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根据1999年5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理事会正式通过的《公司治理结构原则》提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应当确保全体股东受到平等的待遇和利益,如果股东的权利受到损害,他们应有机会得到补偿,并确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

什么是国有企业呢?它是一种特殊企业,它的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本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而实际上是国家从全体纳税人手中收上来钱,委托给政府进行投资,成立的企业就是国有企业,这同其他全部或主要由民间社会(组织与个人)投资的企业不同。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就会得知,政府及其背后的全体纳税人才是国有企业的投资者或真正的股东。 这样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就是将其利润上缴给其股东这是符合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因此,国有企业的投资收益应上缴给其权力所有人,即全体国民,但是由于我们是通过一个委托机制委托给了政府,政府又是通过其国有资产管理局来管理这些国有企业的,进而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盈利应该上缴国家的财政部,当然企业可以提留一部分的公积金和公益金,作为继续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员工福利之用,但是有一条原则就是,如果要留存的话,或者继续要投资的话,它也应该经过其股东会的同意,从这种委托关系之中我们可以得出国有企业的利润使用要得到财政部的批准,这样才真正体现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国有企业上缴利润这是符合法人治理要求的,也是保证投资者利益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