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是清华大学校庆的日子,同学们大多回来了,因为转眼之间我们离开母校已经二十年了。
老同学相见,除了久违之后的感动、彼此的寒暄问候,心中不免涌出万千感慨。有的同学头发已经花白,有的同学面容变得几乎人不出来了,大多数男同学都已发福,女同学则尽展成熟的风韵。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引发我深深思考的,是大家在这二十年里所取得的成就已经重排了座次,并且拉开了距离。有的同学已经是国家级学术专家,有的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挑起大梁,有的成了“杰出青年企业家”,有的在科研一线岗位上默默耕耘二十年领域带头人地位“固
若金汤”,有的走上党、政领导岗位已经开始享受“高处不胜寒”的滋味,也有的像我一样至今仍然在向着心中的目标艰难跋涉着……
作为一个猎头人,作为北大纵横的一分子,我一直有这样一个愿望:对于人才的成长之路做一些更深入地研究,把视野放宽到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揭示出一些有利于人才长期发展的本质规律,也标示出一些容易导致人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陷阱;帮助那些优秀的人才少走一些弯
路,更快地取得更大的成功;也帮助那些在某些阶段表现平庸甚至低落的人才积极地面对困境,早日驶上成功之路。
这不是我“吃饱了撑的”,在没事找事。因为在多年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咨询过程中,我已深切地体会到了这样一个“潜规则”:由于没有“未来”的经验,人们在自己进行职业选择时通常都是以短期得失作为评价依据的,然而非常不幸的是,短期的得失却常常与长期利弊刚好相反。
比如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都会争取留在大城市,争取那些轻松一些、收入高一些的工作,只有那些比较普通的、没有门路的同学会无
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走向那些基层的、偏远的、艰苦的工作岗位。但是这样经过十年之后会怎样呢?当初横溢的才华往往在清闲的时光中消
退,当初柔弱的身躯却在经历困苦的磨砺之后变得坚不可摧。记得一位著名的猎头人曾经总结了这样一个规律:如今年薪百万以上的职业经理
人中,很少有那些当初在学校时学习出色、智力过人的;反而有很多二类学校中普通的学生,他们被条件所限,在某一领域、某一岗位一直干
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人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已经成为羊群中的骆驼,于是成功的大门向他们轰然大开。
当然,事情并非就这么简单。成功之门并不会为每一位曾经平庸的人打开;在这扇大门开启之前,你也不知它何时才会向自己打开。那么,我们应当怎样面对这些平庸甚至艰难的日子?我们的周围充满了这样的“潜规则”——从表面上看似乎应该这样,然而当你从深层本质中去看,
从更长的时间段去看时,其实刚好相反,应该那样。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还没有聪明到足以“看到自己的未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
的选择更有利于长期发展?我建议那些有“条件”的人要在自己身边找到一两位人生的“导师”,好的导师会使我们终生受益。然而令人遗憾
的现实是:好人才常有,而好导师不常有,能接受导师指点的人才更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