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285276811654.jpeg)
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为电子银行的产生提供了商业基础。电子银行是银行业为了紧跟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电子支付系统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电子金融服务,将传统的金融业务改由电子方式提供。 电子银行也可以说是银行电子化的结果,自从计算机技术出现以来,银行的电子化就没有停止过。上世纪60年代,银行业就开始用计算机处理柜台业务,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银行记账效率,控制经营成本。进入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银行可以在终端上实现客户交易信息的交互,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前台的工作效率。这时的计算机只是人工操作流程的辅助。80年代网络技术兴起以后,为银行业普遍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条件。银行不但可以在自身内部联网,并且还将网络延伸到工商企业的结算部门。自此,网络化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到上世纪90年代,银行电子化进入网上银行阶段,许多传统的业务基本上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解除了时间、空间对银行业务发展的约束。 就目前来看,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依托现有银行业务,利用信息技术和设施提供电子金融服务,也就是传统银行业务的电子化;另一种是虚拟银行,只通过互联网等设施与客户进行联系,没有柜台服务。传统银行的电子化,通常是银行设立一个独立的事业部门提供电子银行业务,在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收购已有的电子银行业务,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银行业务;虚拟银行的优势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比传统银行要低很多,从而有能力为客户提供较高的存款利率,在占有市场方面有很强的竞争能力。但因为缺乏与客户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客户信息的获取有时很难做到完全、真实,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像金融理念、投资方式和消费习惯等,网络购物、网上支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为我国电子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电子银行将来必然向着多元化、个性化发展,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也会成为其基本的服务模式,而管理信息与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则会使银行的管理和决策更加规范、科学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