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酒代理 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酒市利润,历来备受资本关注;自从2006年以来洋酒的资本之手已经开始伸向中国的酒类企业,如:帝亚吉欧控股四川全兴集团、轩尼诗收购文君,保乐力加牵手剑南春,等等。随着中国在世贸组织影响力的不断深入和加大,以及中国酒类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国的酒类企业必将越来越受到洋酒的关注。洋酒淘金中国酒市究竟是机遇还是挑战?笔者王辉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

 洋河酒代理 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首先,是进驻中国市场跳板行动

1、中国酒类市场容量大、利润丰厚,吸引洋酒进驻中国市场

中国酒类市场的容量巨大。中国人口众多,目前已经约有13亿左右的的人口,相当于世界人口的21%左右,人均酒类消费量大约在40L;庞大的消费群体的决定了中国酒类市场的容量巨大。加上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攀升,中国人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增加,同时就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

巨大的销售收入和销售流利润吸引了洋酒资本市场进驻中国市场。2008年单就中国白酒市场的下手收入已经达到了1574.85亿元,同比增长27%强;其中五粮液集团2008年纯利润为18亿元,茅台酒2008年纯利润达38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利润自然而然吸引来了洋酒资本进驻中国市场的行动。

2、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洋酒资本必须使用本土化策略

洋酒资本控股中国酒类企业其实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而采取的一种本土化策略。

品牌在市场拓展中必须进行与当地民俗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只有这种品牌能够和当地消费者在心灵深处有效产生共鸣,才能被目标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如果洋酒企业直接抢占中国市场,由于对中国消费者缺乏有效的理解和认识,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因此,洋酒资本为了全面、更为容易的占领中国市场便采取了入股中国酒业的本土化策略。

其次,为中国酒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

从我们国家的酒类企业运营方面来看:其竞争程度已经越来越显示出资本在竞争中的力量和作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白酒营销竞争手段的恶化,以及营销成本的剧增,资本的力量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威力。我们看到凡是目前在市场上表现比较活跃的品牌,以及销售额在区域市场走在前列的品牌,很多情况都是资本的力量。因此,外来资本的进入为企业在市场拼杀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贡献。同时也成就了一批优秀的品牌迅速成长。

文君酒区域销售的进一步突破、洋河蓝色经典的辉煌腾达,口子窖的区域为王,等等生动的说明了资本在酒类行业竞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产生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看到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以后,给我们企业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思想、观念、管理方法等,为中国的酒类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策略。另外,我们可以认为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品牌其实也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更是市场竞争新秩序和新规则建立的一种发展趋势。

再次,洋酒入股中国酒企的隐患

洋酒入股我们国家的酒类企业在推动了酒市繁荣、成就了一批品牌之后,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忧虑:

1、洋酒入股扰乱了我们的市场;

2、成就一批品牌的同时,行业的利润也被洋酒带走了一部分;

3、同时,我本人也认为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其实是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酒类市场。

最后,国内品牌如何在洋酒入股中稳操胜券

洋酒入股中国市场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最起码我们可以说是利润驱使,是为了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当然我们更不能排除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整个中国市场,甚至是控制和掌握整个中国酒类企业的品牌。因此,中国的酒类企业品牌在洋酒入股中,既要把握尺aihuau.com度合理使用洋酒,又要防止洋酒企业的狼子野心。同时,我们也必须去思考如何在如果想在洋酒入股中稳操胜券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宜。

1、不能失去品牌所有权

品牌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也是能够代表企业的关键参考因素和企业真正的价值所在之一;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把这个灵魂和核心转让成为别人手中的牌,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必须培养和掌握属于自己的消费群体

企业发展靠市场的支撑,而市场的真正构成体系就是消费群体,如果每个企业如果丢失了消费群体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生命力丧失,所以我们在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的同时构成企业发展命脉的消费者不能丢失,必须牢牢地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3、洋酒企业只能是入股,而不能是控股

洋酒企业在进驻中国酒类企业的时候,我们最好的合作方式我认为是入股而不是控股。一旦控股整个企业的掌控权全部将归属于国洋酒本,那么整个企业核心也就全部被国洋酒本控制,紧接着我们将失去的还会更多,比如:品牌、技术等企业的关键因素,最后企业也就归属于国洋酒本。

当然,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个方面还必须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企业的队伍必须是属于自己的队伍

另外,洋酒控股我们酒类企业的同时,我们企业不能被动接受管理和熏陶;还可以主动出击,可以借助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的时期,把我们中国的产品推向国外去,同时达到占领国外市场的目的。有洋酒入股企业,给我们也提供了进军国外市场的跳板,为我们占领国外市场也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为我们赚取国外市场的利润建好了桥梁。应该说是一举两得,实现共赢的愉快举措。

酒市纷纭,竞争自然在所难免。在竞争层面不断演化和竞争层面不断升级中,生存和淘汰都是在所难免的问题。同时,利润所趋,其他资本,包括洋酒入股参与竞争都属于市场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面对市场规则的重新建立,我们既不能恐慌也不能逃避,要用一颗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竞争的加强和市场新秩序、新规则的建立;面对新规则和新秩序的建立要能去适应。只要我们始终把握住市场发展的主要素和企业的灵魂要素,我想洋酒入股也不过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助力器,新秩序、新规则的建立其实也是我们前进的牵引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5976.html

更多阅读

洋河酒图片 在华逐鹿“洋酒”图什么?

      自80年代洋酒进入中国以来,一直以其高贵矜持而又稳健浑厚的脚步,演绎了奢靡高雅的品味文化和品牌故事。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以及中产阶级的日益扩大和迅速形成,洋酒不再是高处不胜寒的曲高和寡,而是以其

中国入世面临的挑战 中国零售企业应对入世挑战(中)

   记者: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的现状是数量多,规模小,将很难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您认为中国的零售业是否急需重新洗牌?在这方面面临的难题是什么?国家可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扶持?   季总:数量多,规模小,这的确是当前国内零售商业的总体状

2016中国经济危机爆发 百货业在危机中寻找下一轮爆发

根据中百协会统计,205家零售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17.8%,主营业务利润总额315亿,同比增长21.7%,利润增长的幅度超过了销售规模的增长幅度,这显示中国百货企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利润增长比较显著。 本报记者  王  越/

河田信:企业如何在困境中转型发展

为长久生存铺路   ——日本著名管理专家河田信谈企业如何在困境中转型发展  华尔街金融危机让本已恶化的企业运营环境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很可能面临长时间的低迷。在这种环境下,不同国家的企业展现出的抗风险能力差异迥然。过去

声明:《洋河酒代理 洋酒入股中国酒类企业,在挑战中寻找机遇》为网友卩丨尐爷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