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杞县逃难事件,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让人觉得荒谬和悲哀。
事件是这样的,6月7日,辐照厂的辐照装置在运行中货物意外倒塌,压住了放射源保护罩,并使其发生倾斜,导致钴-60放射源卡住,不能正常回到水井中的安全位置。换句话说,辐射源只能一直处于辐照工作状态。6月 14日15时,辐照室内接受辐照加工的辣椒粉由于放射源的长时间照射,温度过高自燃。在消防及环保部门采取灌注水等措施后,引燃物于当晚24时得到控制。但是,7月10日网上出现了很多造谣的帖子,造成了杞县群众的恐慌,大批逃离。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相关情况后,杞县群众才纷纷返乡。 6月7日发生的事件,为何直到一个多月后,谣言四起,媒体曝光,当地才公布事件缘由?杞县县委宣传部长王清芝说,故障一发生,县委县政府在第一时间通报了上级有关部门。上级部门于事发当日上午就派相关人员实地了解情况,最终认定,没有危险。认为没有必要去小题大做。为了稳定民心,7月18日,开封警方宣布拘留了5名被指控造谣者。对此,群众却有不同的看法:“县政府是关心这事,上级领导也关心这事,难道我们老百姓就不关心这事了吗?县政府知道没事,上级领导也知道没事,但我们老百姓就不该知道没事吗?光顾着通报上级了,怎么就不能及时通知一下百姓呢?”况且“别有用心的人” 一直在民间散播“辐射外泄”、“断子绝孙”、“核爆炸”的信息,政府没有及时披露,对于生命攸关的大事,老百姓怎么能不“宁可信其有”呢? “谣言止于智者”固然不错,但其前提是信息公开。没有政府信息公开,智者如何作出准确判断?在信息封锁情况下,逃生只是人的本能选择而已。 从杞县卡源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按照国家对辐照事故的分级管理规定,这起事件不属于辐射事故,只能属于“故障”。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杞县相关领导对此事的 “三不”政策:不通报情况,不接受采访,不允许报道,导致了“别有用心的人”谣言惑众,引起恐慌。说到底,是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及时才导致故障变成了事件。那些所谓“封锁消息是为了防止社会恐慌”,只不过是推脱失职渎职责任的堂皇借口。事实也证明,正是因为当地政府的信息封锁,真相无法大白,才导致了“现代版的杞人忧天”。因此,对于涉及民生的事情,决不能只完成对领导有交代,对大众漠视的工作。否则,说不定又有那一天,这样的情况会再次出现,并且变本加厉。那时,信息不对称失去的不仅仅是信任,更可能由于信任的缺失而最终导致激烈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