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加拿大的朋友通电话,两个人为了国际化的问题争了个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事情的起因是,朋友想去香港工作一段时间,增加在亚洲的工作经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创建基础。我认为她也可以到北京发展。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治地位优于香港。而她认为香港的国际化强于北京,在香港工作了2、3年国际化的意识更强,更有利于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我认为她出国久了,对中国的认识停留在10年前,她认为我在国内久了,思维不开阔,也就是说井底之蛙。
放下电话,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国际化?北京的国际化有多少?
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是地域层面,也就是地区国际化。反映地区国际化有几项指标:
人口国际化——这个地区本地人和外国人的比例;
商业氛围国际化——这个地区本地企业与国际型企业的比例,国际型企业量越大,国际化程度越高;
政府管理国际化——这个地区的制度层面有多少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
思想国际化——这个地区的思想与国际思想的差距。
从这样几个指标来看,的确北京应该远不如香港。
第二个层面,是企业层面,也就是企业国际化。反映企业国际化也有几个指标:
客户国际化——这家企业的客户本地与国外的比例,国外比例越大,反映国际化程度越高;
地区国际化——这家企业的办公地点在国外有多少;
员工国际化——这家企业的员工本地与国际的比例;
管理制度国际化——企业是否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在执行管理;
仔细想来,企业国际化也许就是“制度透明化、行为制度化、处事职业化”。意思是制度透明化是指要法治而不要人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减少法外情。而行为制度化是指员工的行为要符合制度,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要越权,既不要多做也不要少做,更不要做了不说。处事职业化,我想起《圈子圈套》里有句著名的英语“It’s business, not personal”,在小说里的含义是说,“我现在对你的态度,与我对你的好恶无关,虽然平时我们很合得来,感情基础很好,但是对不起,因为现在我的职业需要,我需要对你诬陷”。虽然有些灰色,但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从这样几个指标来看,双方不太好比。因为我相信,香港也应该有很多企业在为国内客户服务,北京有很多企业在为国际客户服务。总体来讲,可能会打平。
这样看来,香港在国际化方面的确比北京高,不过这是过去现状的对比。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经过这次经济危机后,也许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提高了,中国元素也许就是国际化的某种体现,上诉结论就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