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关于国际化的思考



   周末,与加拿大的朋友通电话,两个人为了国际化的问题争了个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事情的起因是,朋友想去香港工作一段时间,增加在亚洲的工作经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创建基础。我认为她也可以到北京发展。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政治地位优于香港。而她认为香港的国际化强于北京,在香港工作了2、3年国际化的意识更强,更有利于适应未来的竞争环境。我认为她出国久了,对中国的认识停留在10年前,她认为我在国内久了,思维不开阔,也就是说井底之蛙。

    放下电话,一直在思考,究竟什么是国际化?北京的国际化有多少?

    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是地域层面,也就是地区国际化。反映地区国际化有几项指标:

人口国际化——这个地区本地人和外国人的比例;

商业氛围国际化——这个地区本地企业与国际型企业的比例,国际型企业量越大,国际化程度越高;

政府管理国际化——这个地区的制度层面有多少与国际先进理念接轨;

思想国际化——这个地区的思想与国际思想的差距。

从这样几个指标来看,的确北京应该远不如香港。

    第二个层面,是企业层面,也就是企业国际化。反映企业国际化也有几个指标:

       客户国际化——这家企业的客户本地与国外的比例,国外比例越大,反映国际化程度越高;

地区国际化——这家企业的办公地点在国外有多少;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关于国际化的思考

员工国际化——这家企业的员工本地与国际的比例;

管理制度国际化——企业是否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理念在执行管理;

仔细想来,企业国际化也许就是“制度透明化、行为制度化、处事职业化”。意思是制度透明化是指要法治而不要人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减少法外情。而行为制度化是指员工的行为要符合制度,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要越权,既不要多做也不要少做,更不要做了不说。处事职业化,我想起《圈子圈套》里有句著名的英语“It’s business, not personal”,在小说里的含义是说,“我现在对你的态度,与我对你的好恶无关,虽然平时我们很合得来,感情基础很好,但是对不起,因为现在我的职业需要,我需要对你诬陷”。虽然有些灰色,但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从这样几个指标来看,双方不太好比。因为我相信,香港也应该有很多企业在为国内客户服务,北京有很多企业在为国际客户服务。总体来讲,可能会打平。

 

这样看来,香港在国际化方面的确比北京高,不过这是过去现状的对比。如果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经过这次经济危机后,也许中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提高了,中国元素也许就是国际化的某种体现,上诉结论就会不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6101.html

更多阅读

关于现代社会转型中日常书写问题的思考 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关于现代社会转型中日常书写问题的思考蒋吉华笔者所谈的日常书写,指的是正常的中国人用手与书写资料(“文房四宝”、硬笔等)配合,在作力对象(纸、绢、崖、石、墙等物体)上日常进行的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汉字书写活动。简言之,就是文字在日常

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实惠

      2013年12月21日,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在“2013~2014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未来15~20年,人民币有望成为全球主要的结算、支付、交易和储备货币之一。目前我国正加强与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合作,协调推进伦敦、新加坡、卢森堡等离岸

人民币国际化 机遇 抓住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访中国银行首尔分行总经理黄德  2012年11月中国迪尚集团成功收购韩国的服装公司AVISTA的38.96%股权,成为其最大股东,该笔收购正是由中国银行首尔分行协助完成的。  中国银行首尔分行总经理黄德接受《中国经营报》专访时

声明:《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关于国际化的思考》为网友不服输的倔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