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是指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对决定员工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并通过设计、规划、执行、评估和反馈,使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与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实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是为了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需求之间的平衡,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深化与发展,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掘人才,通关规划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使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资源获得充分利用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是一项全面、长期、动态的系统性工作,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保障因素之一,为了确保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工作符合企业的发展需要,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针对公司全员开展的系统性资源化管理,因而不仅仅只是针对某一特殊职位或岗位开展的短程化职业发展管理,需要面向公司的职系职序、不同类型、不同特长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二) 系统性原则: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管理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制定一套简单规章程序,让员工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让员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创造组织效益的目的。员工职业生涯的成功,不仅仅是职务上的提升,还包括工作内容的转换或增加、责任范围的扩大、创造性的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三) 长期性原则: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会跟随企业的发展要贯穿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始终,因而在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结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性设计。 (四) 阶段化原则:由于人生具有发展阶段和职业生涯周期发展的任务,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就必须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划分到不同的时间段内完成。每一时间阶段又有“起点”和“终点”,即“开始执行”和“完成目标”两个时间坐标。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会使职业生涯规划陷于空谈和失败。 (五) 动态性原则: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定规,通常要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调整、组织结构的重构、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六) 引导推动原则:在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织的系统引导与推动作用,在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上,对员工进行全过程的观察、设计、实施和调整,以保证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的持续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证。 (七) 协作互信原则:职业生涯规划的各项活动,都要由组织与员工双方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共同参与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与实现员工个人成长的有效结合点,需要达到企业与员工双方的效果最优。而要实现这种目标,就需要组织与员工间的有效沟通与写作,如果缺乏沟通,就可能造成双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风险,因此必须在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活动开始前和进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只有建立协作互信的关系,才能确保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共同实施,取得应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