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的日子了。近两天媒体上热议着全国范围内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是经济形势不好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带来了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状况。我认为这个原因过于牵强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第一反应就是去查查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主要是哪一年出生的。大略一算,就知道主流的应届毕业生应该是1991年出生的。这一年,正好是中国的“羊”年。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羊年”出生的人命苦,因此,很多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出生在羊年。这就是为什么一到了羊年,医院的助产士大都没事干了,每天清闲得不得了,产房是一派门可罗雀的景象。可是到了猴年,便报复性生孩子,产房就忙得不亦乐乎。因此,适龄毕业生结构性数量少,应该是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我看到这则消息后却非常希望这种状况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选择。我真的希望以后报名人数能够有序地减少下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乐见中国的学生们不再需要去挤那一座独木桥。中国惟有拓宽了人才通道,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拥有尊严的发展路径,才能改变中国的教育现状。2000年左右,中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但是,我们遗憾地发现,要振兴工业,不仅依靠资金、技术、市场,更需要人才,而这些人才中我们最稀缺的,竟是合格的产业工人队伍。在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过程中,那些工厂自己办的技工学校,因为非主营业务、因为福利性无法带来效益、因为上大学这条独木桥的独特魅力,基本上都无法为继了。而我们的观念还没有达到九十年代新加坡吸收中国技术移民时的高度,让那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生产第一线去当技术工人。我们的收入体系也不支持大学生去当一线技术工人。前几天出差郑州,早上在郑州的出租车上听到了一则令我震惊的消息,郑州市广泛招聘交通协管员,主要的招聘对象是城市内40-50岁的人员。同时宣布的招聘对象就有些让我吃惊了,那就是06年到今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招聘大学毕业生的岗位收入是多少呢?工资只有每个月650元。主持人一再强调,虽然工资只有这么多,但是会给每一个上岗人员上交三金。似乎上交三金这种保障加上郑州市最低工资保障水平就是招聘大学毕业生的合格条件了。这则消息一播出,立刻引起市民的激烈争议。不断有市民打进电话来愤怒声讨这则招聘,表示大学生是高级人才应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不应该招聘大学生去做这么大才小用的工作。市民们的愤慨当然可以理解,但是令人难堪的现实恰恰是从06年开始,郑州近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仅有可怜的百分之三十几。难道让这些“骄子”永远窝在家里吗?高考那座独木桥,已经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堪重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著名的广告词,已经把这场竞争引到了胎教领域。中国的孩子们从未出娘胎就开始了这场绞杀激烈的竞赛!而这场竞赛实际上只有一次,那就是高考。此前的一系列选拔,都是资格赛。既然竞赛的目标只是高考而不是就业,更不是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那么,在此前的准备过程中就只有不断地增加各种应试知识这一项。于是,为了取得高考以及前面的资格赛的好成绩,孩子们从咿呀学语就开始被灌输各种与应试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与未来的职业应用与实践基本没有什么关系。奥数这种本不该成为普及性教育内容的课程几乎成了城里孩子的必修课。孩子们放弃了童真与快乐,放弃了真正认识世界的机会,最后获得的仅仅是一张文凭。等到步入社会才遗憾地发现,这一切都并不会带给他就业的真正技能。
调整教育体系,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
但是,仅仅有这些职业学校并不是根本方法。改变社会分配体系,让我们的工人更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应该是企业家承担的社会责任。那些肯与承担这些责任的企业,国家应该给与政策支持。
但愿明年乃至以后,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大学生报考人数减少的消息。但愿我们的孩子尽快拥有快乐、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