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三鹿奶粉事件
对三鹿奶粉事件,国人除了震惊、气愤,然后就是习惯性的无奈。套用某位女演员的话:做人难,做中国人难,做中国的老百姓是难上加难。因为你自己要有三头六臂、火眼金睛,能够识别毒米、毒面、假烟、假酒,并且,假货泛滥,真的是防不胜防啊!更可气的是,主管部门大喘气,同一个牌子的奶制品,发现问题不是立即统一封存,而是今天出来一个批次,明天出来一个批次,所以,老百姓还要具有超强的记忆力,否则,怎能记得住呢?!
深圳距香港只隔一个罗湖桥,很多人于是跑到香港去买奶粉。想起2000年的时候,一位朋友,购买宝宝奶粉衣物玩具等全套产品,都指定要香港或欧洲的。我当时还笑她烧包,现在看,不是“很有必要”,而是“相当地必要”啊!
可是,那么多买不起国外产品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其实,早在07年,就有消费者投诉三鹿奶粉造成结石。据说今年2月份已经投诉到国家某局,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看凤凰卫视,一位边远地区的农村妇女,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在北京,已经等了一周,还没有挂上号。小孩子双肾结石,痛苦不堪。我当时就想,如果7个月前,消费者的投诉能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那么,这个孩子就不会得病。因为,他才只有6个月大!如果我们的直管部门严格履行职责,这样的事件不会发生;如果我们的公仆们还尚存一息为民服务的意识,这批2月以后出生的小患者们,也就不会经历这人间的苦痛!
事情闹大了,国家还是会处理的。所以,我们也看到了某市领导的官衔丢了。可是,全国共有22家奶制品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谁之过?
没见到主管部门官员挺身而出承担责任。电视上,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在慷慨讲话;卫生部门深入边远乡村;各地工商人员倾巢出动;公安局日夜奋战。可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出事之前,大家都干嘛去了?
经过领导们解释才知道, 原来我们的食品安全不是没人管,而是很多人在管!有的管生产前,有的管生产中、有的管流通领域,所以,最终的责任就不知道到底是谁的了。真的应了那句话:要权力的时候,谁都在管;找责任的时候,好像谁都可以不管!
我们对主管部门的考核监督机制也严重缺失。原来国家免检商品只要检查(而不是抽查)三次合格就可以拿到。难怪我们那么信赖的蒙牛和伊利也难以脱俗。看白岩松的“新闻1+1”。小白说,三鹿奶粉事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是好事。因为让大家真正开始认真对待存在的问题。而且,小白还表扬了质检总局,因为,他们废除了执行很多年的免检产品审查文件。我们不禁要问了,那么个儿戏一样的制度,执行了这么多年,我们的主管部门到底履行了什么责任?稍微有一点常识的人都能得出的结论,为什么我们的专业的主管部门却偏偏如此迟钝?!
从人的本性来看,趋利避害是本能。什么叫主人翁精神,把人放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翁的精神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上到国家机关、下到企业单位,要管理顺畅,前提就是把大家管什么、管多少、管的好坏如何等与人的实质利益挂起钩来。这实质上就是要真正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没有科学的管理体系,单靠人们自觉,则不知还有多少孩子会遭殃!所以,政府机构的改革,行动还要快,步子还要大。
记得美国一位公民,状告烟草公司,称因为他们责任缺失,损害了自己健康,获得了巨额赔付。想到那些因三鹿奶粉痛苦不堪的孩子和家长,别说赔偿,还在为拿不出医药费而煎熬;还有,那些饮用了蒙牛伊利等奶制品的成人们呢?他们的健康又有谁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