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微利中前行



     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毛利润本来就很低,就是欧盟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也会让大部分企业亏损。在“双反”背景下,新兴市场的拓展也并非易事,海外投资建厂或者展开OEM合作,将成为中国光伏供应商规避“双反”的重要途径。

  6月4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卡雷尔·德古特宣布,将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此后该税率将升至47.6%。该次“双反”调查的涉案金额高达204亿美元,是全球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

  陕西光伏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欧盟的“双反”无疑会让光伏企业的生存雪上加霜。对此,西安佳阳(普瑞)新特能源有限公司常务副总仇勇表示,目前国内光伏企业的毛利润本来就很低,就是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也会让大部分企业亏损,欧盟的做法损人不利己。

  陕西一位熟悉光伏行业的市场人士表示,本地光伏企业大多是做贴牌,但是从去年到现在基本维持在微利或微亏损状态,欧盟“双反”对本地会产生一定影响。

  损人不利己的裁决

  “其实这个结果不论对中欧双方来说,都是双败的结果。”仇勇表示,但是这样的初裁结果,显然好于此前市场的预期。

  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初裁公布结果来看,从6月6日至8月6日,欧盟将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如果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没有消除对欧洲太阳能组件制造商的伤害,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欧盟如此表述,给市场带来了想象的空间。”仇勇称,两个月的过渡期,意味着中欧双方还有回旋余地。

  12月6日是全部调查的最终时间,届时会决定是否征收为期五年的关税。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欧盟和中国协商出解决方案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前述陕西本地一位资深人士表示,虽说初裁结果让人欣慰,但对于国内光伏企业而言,也不能高兴太早。因为具有法律效应的终裁,需到今年年底才能宣布。

  上述市场人士表示,欧盟双反结果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中欧是否能在未来两个月内,或是终裁前的这六个月内达成一致解决方案,仍然存在诸多博弈因素和变数。目前还不足以判断“双反”问题可获妥善解决。

  “其实欧盟的内部分歧也很大,比如说德国就不支持‘双反’。”仇勇说,此前,欧盟还专门就此进行了一轮投票,当时的投票结果是,支持欧盟“双反”的只有4个国家,另外,有5个国家弃权票,而反对票却高达18个国家。

  仇勇回忆说,“在今年SNEC(2013)上海光伏展上,我从多位欧盟成员国光伏业同行中了解到,他们是不支持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实行‘双反’的”。

  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亦发表声明指责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将给整个欧洲光伏产业价值链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

  欧盟征收反倾销关税,中国的光伏产品在欧洲市场将丧失价格竞争力,欧盟的光伏订单将转向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但欧盟也将丧失近20万个就业岗位和数百亿欧元的产业附加值,可谓损人不利己。

  不过,根据欧盟的相关规则,欧盟将在今年年底作出终裁。由于终裁的结果需要由成员国组成的欧盟理事会通过,届时,各个成员国的投票结果,才具有法律效应。

 光伏企业:微利中前行
  上述本地资深人士说,从政府层面来看,前段时间中国政府发出的措辞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给国内光伏企业很多期待,也为此次“双反”赢得了一定的余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看中国政府如何应对。从公司层面来看,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组织的应诉,包括已聘请专业律师参与此次“双反”的应诉。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内单晶硅生产巨头隆基股份董事长李振国目前在欧盟,已向欧盟贸易委员会提出,将单晶硅片从“双反”名录中剔除。

  李振国称,因为欧盟的起诉企业中没有一家生产单晶硅片,既然他们没有生产,就谈不上受到来自中国的损害。

  双重考验形势严峻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崇泉指出,“这不仅涉及中国光伏企业200多亿欧元的出口,影响中国40万人就业,更将打击清洁能源这一世界新兴产业,危害中国产业战略。”

  “目前公司的毛利基本上在3%左右,不要说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那样的话企业就没法生存。”仇勇说。

  其实,从去年多家光伏上市公司的年报来看,光伏行业发展已经步履蹒跚。

  据了解,去年国内多家光伏企业深陷亏损。其中,LDK 全年亏损10.93 亿美元;英利全年亏损4.919 亿美元;晶澳全年亏损2.758 亿美元;天合全年亏损2.666 亿美元;韩华全年亏损2.509 亿美元;晶科全年亏损2.476 亿美元;昱辉全年亏损2.034 亿美元;阿特斯全年亏损1.951 亿美元;中电光伏全年亏损1.336亿美元;大全全年亏损1.119 亿美元。

  陕西本地一位资深人士分析称,目前光伏行业不仅面临整个外部市场环境的持续恶化,还要面临市场价格的严峻考验。国内企业在开工率只有30-50%的情况下,产品售价却多以较低的水平出售。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产自中国大陆的光伏组件约0.66美元/瓦,美国、欧盟产的组件约为0.8美元/瓦。11.8%临时性税率,意味着产自中国大陆的销售价格将提高至约0.78美元/瓦,相对于欧盟、美国的光伏产品而言,中国大陆的组件基本上没有价格优势。

  而行业巨头无锡尚德今年3月更是宣布破产,而破产直接的后果是牵连隆基股份去年亏损。

  隆基股份预计,2013年1月—6月累计净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主要原因:2013年二季度光伏行业将继续处于过剩产能的淘汰过程中,被淘汰企业的非正常市场行为将导致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短期大幅回升的可能性较小。

  寻找新兴市场

  “看到‘双反’结果,我们现在对欧洲市场很谨慎,公司目前正在开辟其他市场”仇勇说,公司原来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但是欧盟“双反”的结果就是在那边如果销售得多就意味着亏损得多,因此,公司已经在加拿大、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寻找出路。

  其实,仇勇所在的西安佳阳(普瑞)新特能源有限公司前身是碧辟佳阳,是英国碧辟石油和特变电工合资设立的公司,由于这两年光伏行业所处的行业景气度不高,去年底碧辟最终退出,目前西安佳阳为特变电工全资子公司。

  事实上,自欧盟提出“双反”以来,2012年,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对欧洲出口额为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

  银河证券的分析报告指出,欧洲市场的损失,将由中国、美国、日本等新兴市场的需求来弥补。中国2012年完成4.5GW的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今年有望完成6GW到9GW,弥补欧洲市场的损失。

  但新兴市场的拓展也并非易事,为此,海外投资建厂或者展开OEM合作,也将成为中国光伏供应商规避“双反”的重要途径。

  上述本地资深市场人士表示,“除了减少对欧洲的出货量,拓展其他新的市场,企业为了避免征税且保住欧盟市场,还会采取增加海外代工的办法,只做品牌销售。”

  而中国的光伏装机容量仍将上升。

  东莞证券研报认为,国内市场启动迫在眉睫,这势必使得国内光伏扶持政策的系列出台有望加快,特别是补贴政策的确定和落实将影响未来光伏业的发展,以提振欧洲市场下滑引发的需求萎靡,但由于中国光伏产能过大,这段时期也是光伏企业整合加速的阶段,行业洗牌将会更加剧烈。

  “欧盟‘双反’也会倒逼企业提高自身实力,部分实力不强的企业最终会退出。”仇勇说,目前,光伏企业一方面提高自身实力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低碳环保理念加以引导。

  李振国说,“可以预见,光伏的产业重组整合将随之提速,战线最长拉至明年下半年,具体看企业失血到什么程度。”

  辉伦太阳能市场部经理袁全认为,“产能过剩+欧美双反”带来的内忧外患有目共睹,即便产能过剩的局面由于一部分产能的出局而在今年的Q3和Q4交替之时有望得到改善,但对于品牌和渠道不强、资金和资源不足的企业来说,形势依然严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641.html

更多阅读

廉政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

“以德为魂,廉洁城管”主题征文(十二)廉政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作者:秦皇岛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分公司于洪春内容提要:廉政文化是一种精神,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把廉政文化所蕴

陕西光伏企业:分布式发电市场突围

     目前,陕西有骨干企业十多家、配套企业上百家,光伏全行业处于微利或轻微亏损状态。但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主动求变,将国内市场需求的激活点放到了分布式光伏上。  产能过剩和欧盟“双反”让国内光伏企业备感“压力山大”。不过

电子商务:坚守中前行

   2012年的春天在那个众口传诵的“玛雅预言”中姗姗来迟——尽管有些晚,但春天还是来了。让人期待着春的温存,又让人记得肃杀的冬的体温,或许这就是春天本来的样子。回望这个春天,在料峭春寒中瑟缩着或得意着的除了每个凡尘中的男女

声明:《光伏企业:微利中前行》为网友明月清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