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安西街不到200米的道路上,你会发现路边竟有沙县小吃、兴平手擀面馆、荞面店和新开的爱琴腊汁肉夹馍店等15家中小餐馆,这些餐馆几乎是鳞次栉比,街道对面又新开了史玉林凉皮店。 与中低端餐饮频频开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餐饮业收入增幅创近十年新低。陕西省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引起各方关注:一季度以来,陕西省餐饮收入增速回落8.7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月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20家大型企业实现营业额8.83亿元,出现零增长,同比增速回落24.7个百分点。 增幅创新低的背后主要是高端餐饮销量大幅下降,而大众餐饮却有望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中低端餐饮扎堆开业 从安西街口向右拐到建东街,中小型餐馆更是“比肩接踵”:岐山面馆、涮涮吧、火锅店、冒菜香锅连锁店、天下第一面连锁店以及肯德基快餐店等中小餐馆琳琅满目。 据了解,其中有不少是今年年后才开业的。街对面刚开业的魏家凉皮店正有声有色地宣传着,“我们这儿刚开业,早中晚餐都有,尝尝吧。”正在店门口招呼客人的小伙子热情地邀请记者。 这么多中小型餐馆为啥扎堆开?天下第一面的工作人员的话或许道出了些许玄机,“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大酒店肯定受影响。这条街附近有华润万家,人流量大,周围银行、机关单位也多,对于我们这种中小型连锁店而言,这可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陕西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李有堂也告诉记者,“我们发现春节后,西安街道上确实出现了不少新的小餐饮店,而这些餐饮店主要是以服务广大市民为主。原因和受限制公款消费政策是有一定关系的,这些消费力肯定会有一部分转向中等和普通餐饮消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1月-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030亿元,同比增长8.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而且是近10年来,1月-2月份数据第一次出现个位数增幅。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认为,去年12月以来,受政策影响,餐饮业增速下滑。部分高端餐饮企业2月份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即便是以商务宴请和家庭、朋友聚会为主的部分餐饮企业也受到波及,客流有所下降。西安出现中小饭馆纷纷开业的现状说明,他们开始抢食原来在高端餐饮上进行消费的这部分客户。 而自中央八项规定之后,今年以来,“转型”也不约而同成了各家高档餐饮酒店的“重心工作”。 “转平民路线,就是为了吸引更多普通市民。我们推出针对2到3人的99元套餐,薄利多销,不仅为改善酒店的日常经营,也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人气。”西安高新区一五星级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钟楼饭店也从3月开始,将其菜系、服务理念等向商务、旅游、家庭等方向改进,推出百元内“自助餐、团购餐、商务简餐”等平价套餐,吸引了不少中等消费阶层。餐饮部张经理表示,“从实际效果来看,与大单相比,‘小餐’利润更可观。” 餐饮格局生变 针对高端餐饮收入下降,中小型餐馆扎堆频开的现象,李有堂表示:“市场反应与政策效应是分不开的,‘八项规定’之后,去高档酒店就餐的人少了,餐饮企业必然要把握现今的市场导向,以求获得更大的利润。”
![中小型餐饮企业优劣势 西安中小型餐馆频现 餐饮市场格局欲重分](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75782503642.jpeg)
“如今市场动荡是暂时的,这为餐饮企业调整革新提供了契机,有助于企业走出利润至上、急功近利的发展误区。”中烹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喜庆日前在西安举行的“2013陕西酒店餐饮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如是说。 冯恩援认为,近几年来,从中烹协掌握的数据来看,餐饮行业整体增幅都在下滑。只不过今年1月-2月份数据相对更差而已。把餐饮行业增长放缓完全归结于中央限制公款消费政策所致,不太准确。该政策的确对高端餐饮有影响,但是对大众餐饮不但没有影响反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只有大众餐饮上去了,才能谈得上餐饮业进入成熟期。“富人一顿饭,穷人一年粮。”李有堂表示,餐饮行业的发展要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适应。毕竟,社会上占据主流消费的还是老百姓。 然而,为什么好多企业愿意做高端餐饮呢?原因很简单,利润很高,一桌饭几千元,甚至上万元,饭越贵利润越高。普通餐饮行业的利润显然要低很多。 中小餐馆扎堆频开的鲶鱼效应,掀起餐饮市场阵阵涟漪。今年以来,在倡俭治奢风潮下,全国多地高端餐饮遭遇寒冬。为增加营业额,我们身边一些普通工薪族平日鲜少涉足的高端餐饮酒楼开始主动放下身段打出“亲民”牌,推出大众菜吸引顾客。 所以说,未来餐饮行业的发展需要理性与健康,就是说高端餐饮的比例要下降,百姓饭占据主流才是未来餐饮行业的大趋势。高档餐饮的降温转型,其实正是餐饮企业正本清源,专注菜式创新发展,回归以人为本的品牌发展路径。 毕竟,高端消费在餐饮市场份额有限,只有围绕市场快速转型,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才能在新一轮市场“洗牌”中峰回路转。要知道,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民间消费的潜力仍然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