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天气格外的好,父母来京月余,还没看到北京的特色,提起前门大栅栏,全家一致同意参观散心,于是兴致勃勃的驱车前往。
整修后的前门大街的确宽敞了许多,一打眼就看见了铛铛车,一辆备受争议的有轨电车,收费20元,这也是北京城市怪圈效应的产物,好好地旅游街,免费或低价提供旅游交通是推广品牌,提升内涵的很好方式,就如九寨沟提供电瓶车一样。可是有些人偏偏要注重短期回报,却很尴尬的给游人不太舒服的感觉,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或许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不良产物吧。 大街两边比想象中少了些许商铺,也许以前的有些商户搬出后却承担不起回来的负担,另寻生处了。第一站,大栅栏,走进巷子,瑞蚨祥、内联升、同仁堂、吴裕泰,满目的老字号,深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带着浓厚的兴趣,一家家走进走出,看这看那,颇有味道。随意步入同仁堂,耳闻前一阶段其老总38岁早逝,夹杂着些许遗憾侧目而观。家人受中里先生的影响,想在同仁堂配些淮山药、薏米、芡实,到了中药铺,还真有。可乍眼一看,人头攒动,不知何处下手。好不容易挤到跟前,问了服务生几句话,却不见任何答复。她还在机械的忙碌着,回头再看看唯一的排着长队的收费口,无奈的溜出了大门,罢了,不凑热闹。可细细一想,这先开单后收费的程序为何不能改改,也不至于场面如此混乱拥挤,老字号,要变啊!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计划着尝尝前门的老字号“都一处”,离着很远就看到排队的长龙,心想还真是热闹,看来老字号生意不错。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队,总算进了店铺,才发觉好像里边没有那么紧张,还有不少空位子,怎么不多进来些人呢?随后看到了菜单,最便宜28一屉的烧卖,着实让父母吃了一惊,在点完菜后,细算一下,客单价近50,这可是不低的消费啊!可事实上,前门老字号都是老百姓喜欢体验的地方,可这一定位,不就把大部分消费者挡在了门外吗?再回想起方才排队的感受,才知道这种排队的饥饿效应正是让进来的客人在半个多小时的消耗中学会承受如此价格的重要手段啊。可惜了,百年老店如果离开了百姓,这老店恐怕也真是只此一处了吧。 近年来,老字号振兴的口号不断的在被呼唤,可事实上,除了大量的广告效应外,老字号发展的关键内涵仍然在困惑着大多数的老总们。从内部管理的混乱,到实际销售能力的缺失,百年老字号需要的不仅是肤皮潦草的外延宣传,更需要的是内在能力的积淀和完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其修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