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篇论及高校扩招带来的相关问题和在此形势下考生及家长应该重视自身的职业定位问题,最后就面对扩招形势、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在选才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谈谈一点看法。
第三个问题,从企业招聘用人的角度看,与以前相比,现在毕业生数量多多了,选择范围大了,从数量上说好找人了。但是否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要求的人那倒未必。 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学生整体质量大不如扩招前。有关方面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方面自1999年大学大规模扩招以来,使得招收的生源质量本身每况愈下,高考二百多分的学生就能上大学,一些在高中阶段整天打架斗殴的学生也进高校学习了;二方面在高校扩招的同时,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和高校师资力量没有随之相应地增加,其结果自然是大学生人均投入减少和师生比例大幅增加,高校教师教学负担不断加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三方面是高校本身的教师教育评估考核机制很不科学,教学成果和教学业绩一般不作为职称评定标准(过度关注所谓研究和论文数量),客观上导致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重点放在科研和项目上;四方面是高校的自由学风盛行和教师教学水平差(更多的是由于教师不重视教学造成的)、导致相当一部分高校学风欠佳,部分大学生没兴趣上课,逃课现象非常严重,而不少高校及教师对此不闻不问。一些高校教师甚至丧失师德,考试前夕泄题、划范围,导致不少大学生平时不是谈恋爱就是玩网络游戏,反正不学习。只是在考试前一个星期通宵看书,一个学期的学习时间缩短为一个星期。最后一点就是很多高校重理论教育轻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直接导致大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欠佳。部分学生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差,适应不了社会和岗位的需要,职业素养的缺失导致难以与人合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面对扩招后的毕业生求职,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一方面可能不应该像看待80年代、90年代大学生那样的眼光来看待扩招后的毕业生,不要过于求全责备。这批大学生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他(她)们一出校门即遭遇如此强大的就业压力和面临如此惨烈的竞争态势,是需要社会各界予以理解包容和协助解决问题的;然而另一方面,企业在选才时确有必要及时调整思路,进一步增强辩才识才意识,更注重对应聘个体进行综合能力素质的考量和研判。特别是对应聘人员在创新意识、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专业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协作配合能力及其他方面的素质素养。总之,企业在选才时,既要看学历,更要关注应聘者的综合能力素质,有时候能力素质可能比所看到的一大把各类证书显得更重要、更关键。![江苏2017高校扩招 高校扩招下的企业选才思考](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02179021114.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