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障标准化体系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必须有效搭建标准体系内容。一般来说,体系内容可以涵盖管理目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标准和评价机制等。
1、管理目的和目标
从宏观来讲,标准体系建设的目的和目标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1)资产保值增值目标:更加有效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战略目标:更加有效的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3)经营目标: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
(4)合规目标:保证一切行为和活动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5)QSHE目标:促进公司质量及安健环管理水平提升。
但是,总体目标比较宏观,为了更加有效的指导各项具体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必须在总体的框架体系下,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形成每一项具体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分目标,并对分目标进行详细描述。对分目标的描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明确:
(1)数量目标:明确要实现的数量目标是多少?
(2)成本目标:明确成本控制范围是多少?保证有效控制成本。
(3)实效性目标:明确在多长时间内容要完成,确保快速、及时完成某项工作。
(4)QSHE目标:明确具体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健康目标和环保目标是什么?
(5)风险控制目标:明确可能面临的风险及管控目标。
2、管理内容
管理内容的根本是要明确界定针对每项业务和职能,各层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职责和权力。责权界定时必须遵循内容穷尽、层级明确、没有缺项、没有交叉的原则。
公司某项管理职能的责权按所涉及单位,依次划分为上级单位、本公司、下属单位、外部单位,在责权界定过程中,应该充分明确上级单位的责权界限,本公司的责权、下属单位的责权以及外部单位的责权。其中,上级单位、下属单位和外部单位责权可以细化到单位即可,对于本单位的责权必须细化到具体的部门。这样,可以清晰地明确各责任主体在执行某项职能时应承担的职责和具备的职权,避免出现推诿和扯皮现象。责权描述则依次按照制度计划类工作内容、组织管理类工作内容、执行辅助类工作内容、其他类工作内容的顺序和范围进行阐述。同时,在责权描述时,采取了规范的语言和准确的角色动词,句式统一、结构规范。这种描述方式可以清晰地表现相关单位或部门在履行某项管理职能时承担的主要职责与次要职责。
3、管理方法与手段
管理方法和手段是目标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在明确目标和责权的基础上,必须明确具体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方法和手段的规范和明确与责权界定一样,必须按单位和部门进行展开和细化,确保每个部门或单位的责任落到实处,对应的管理目标具有明确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保障。
4、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是指围绕企业目标有序地进行一系列活动以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过程。工作流程编写的目的,是要利用流程图方式清晰描绘出各项工作的工作程序,使之成为行为准则,并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的协作关系。通过明确完成流程所需的步骤,明确流程中的关键决策点,明确与流程相关的文档记录,明确相关任务的负责人,理解并记录公司核心活动背后的关键细节,实现现有流程可视化,从而实现推动公司有序经营、高效运营。
5、标准体系
在目标、责权、方法和手段及工作流程基础上,必须编制具体的标准体系,以指导具体的作业工作。标准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方面。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是一个大类,可进一步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管理标准主要是对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所作的规定。
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工作标准主要针对每个岗位来制定。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者是紧密联系的。技术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技术依据,是企业标准的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是技术标准顺利实施的支撑,是企业生产、经营有序、高校运行的保障,保证各相关方连接和配合的科学性、合理性。
6、评价机制
为了保障工作的落实,必须建立对应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建设必须以工作内容为基础,针对每一块工作内容,必须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人/单位、评价考核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