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的七月,怀揣着对古老文明的崇尚,随同身兼大任的纵横股东团,踏上了神秘的埃及境域。在遍寻金字塔、尼罗河、古代法老的不朽神魂之后,一行“三句话不离本行”的同仁,不自觉的又将话题引领到咨询行业的未来、纵横的未来,这种永谈不厌的话题上……
诚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土咨询行业在近十年的变化令人刮目相看。不仅仅是从业人员的数量、规模咨询公司的数量、咨询市场份额等统计来看,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攀升。行业规模的扩大就意味着与外部环境发生更大的互动。然而,从现状看大多数咨询企业仍然未脱离机会经营阶段。这也正说明我们的企业还属初创阶段,这一时期的企业经营呈现一定的混沌状态,如果这种周期过长,其企业收益也必将是行业的边缘利润。那么,如何变现咨询价值,从而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前者是营销问题,后者又是我们常说的战略问题。
以行业内发展较好的咨询公司为例,我认为从早期先发优势的机会经营,已开始向营销经营上谋求。无论是从早先根植品牌建设到现如今大面积客户经理人员全面出击的经营模式来看,亦有此轨迹可循,相信今后的战略经营也是必然。但以本人的见识来看,如果在此阶段配以产品经营,不仅会使咨询公司内在的组织能力、业务支撑体系得到强化,更会促使外部的影响力不断地加大,这对于行业的升级似乎又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现状的了解,大多咨询公司的价值多数体现在知识落差、信息落差、区域落差上,而时效性的解决企业问题,也就是咨询方案的落地,还仅仅停留在咨询从业者说上,或是企业的文件柜中。当然这绝不仅仅是咨询从业者的问题,其中企业执行能力的薄弱更是雪上加霜的因素。那么,能否将咨询者的管理智慧,付诸于一个载体上,让每个人都可以操作(快乐的工作呢),这就是即“个性”又通用的“产品”,有了这种产品,咨询不再是大企业的专利,更不是企业的奢侈品,而是实实在在管理基础……
也许有人说,这不就是IT咨询吗?说对一半,其实是咨询系统化。从目前看,以专家理论的高度形成权威的咨询模式,还需要时间周期。咨询行业既缺乏厉以宁那样的大师,更缺乏象蓝血十杰拯救福特那样的响当当的案例,而咨询专业化的步伐不仅需要时间周期,更需要行业客户的堆积才有可能实现。就目前的咨询公司,基本都是散弹接客,很难长期进行行业渗透,因此,即便有志于此的顾问才智,恐怕先要过了生存这道关吧。而一旦有了固化产品(形式或可不论),一是可让更多的企业看得见、摸得着,二是通过每年的产品升级方式,更会留住稳定的客户群体,这对专业化的积累、综合能力的积累,无异于一举多得。
一己之见,仅供各位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