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欧美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
首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 资本市场高度分散化, 管制极严。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及世界
上多数证券市场的高度稳定, 意味着资本资源倾向于滞留不动。 公司经理人在这种环境中, 感觉到的经营的压力较小。即使公司经营不善, 高级经理们也很少被解聘。当时, 经营好坏﹑订单多少, 还视企业经理人与政府相关部门官员的关系有关(极为类似中国目前的情况)。 所有这些, 皆因为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 虽然缺乏资本市场的压力, 许多公司仍经营良好, 为其投资者赢丰厚的利润。 但是, 随着对外汇﹑证券投资在国家间自由流动的限制的放松, 这种经营格局被打破了, 不同国家股票市场间的自由与迅速流动, 使公司经理们感受到不仅是国内同行企业间的竞争, 还有不同国家同类业务的企业间的竞争。一个行业的资本回报率日益趋同。世界资本市场放宽管制的结果, 就是当公司不再能够提供行业内正常或平均价值的时候, 投资者便会远走高飞。资本控制解冻﹑现金与证券市场不稳定性加剧﹑信息技朮进步, 以及机构投资重要性日益增强, 这些都在可以使资本从一个市场迅速流向另一个市场。其次, 反托拉斯法导致以家族成员为背景的上市公司股权由集中转向分散, 并且其经营管理
权由职业经理人拥有, 上市公司的股权逐渐由代表个人投资者的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但是基金与原来在信托制下隐藏着的家族大股东不同, 个人投资者严密监视其所持有的基金单位的净资产, 并根据基金单位的表现而决定是否"赎回"而退出并转购其它基金。这也对基金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基金会给上市公司经理人以很大的压力(如连续2-3个季度业绩下滑将面临公司股票被抛售)。第三, 资本市场上对业绩不理想的公司采用股权阻击或敌意收购的方式, 迫使公司经理人要
么放弃对利润操纵的过时技俩而转向真实的价值追求。第四, 一些机构投资者﹑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专业服务的投资银行在内部采用了以一个业绩考核期为单位的价值衡量手段(将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利润经过某些处理-如减去股东资金的成本和非经常性业务收支等-后转化为公司的价值), 凭借这种方法, 使得基金经理能够透过财务报表的表面现象去看清公司的"本质"。由于上述变化, 当上世纪八十年代末EVA的概念被系统地提出时, 得快获得一些行业领导性企业和昔日领先而现时业绩下滑的公司经理人的决心改弦易辙, 采用新的管理模式, 以适应形势与潮流的变革。于是, EVA也就逐步盛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