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通过贸易壁垒限制大豆的进口保护种豆的农民呢?这看上去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我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各地遭遇到贸易壁垒,不论从感情上还是从利益上我们没有理由不可以使用贸易壁垒手段自保。

业界也发出了类似的声音,根据第一财经的报道:面对严峻的形势,业界也是忧心忡忡。 黑龙江农业科学院大豆专家张瑞英对记者表示:“1995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只有7%左右,2005年已经上升到60%~70%。”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3744万吨,自产大豆约1650万吨,进口大豆占总供应量的比例达到69%。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未来几年内预计还将持续增加。 中国本土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中粮集团今年4月在天津启动总耗资40亿元的粮油综合基地项目,建成后油脂油料年加工能力将从目前的800万吨扩张至1500万吨,进口大豆将是主要的原料来源。 美国农业部昨日公布的世界农产品(16.85,-0.23,-1.35%)供需报告预计,2009/2010年度,中国进口大豆数量将达到3810万吨,在中国需求等因素的拉动下,美国大豆出口数量将达到创纪录的12.6亿蒲式耳(1蒲式耳约合27公斤)。 对于有增无减的大豆进口,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呼吁采取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限制进口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从5月1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来看,限制大豆进口并未成为政策选项。 张瑞英表示:“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减少20%左右,在进口大豆的冲击下,农民种大豆不挣钱甚至亏本,不愿意再种大豆。我国已经加入WTO,要遵守有关承诺。但是在大米进口领域,日本至今没有放开,对国外大米有种种限制,如果解除这些限制的话,黑龙江大米早就大量进入日本市场了。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规则,控制大豆进口,保护中国自己的大豆产业。” 从上述专家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专家对进口大豆的冲击和对国产大豆产业的保护看法是明确的,他们是支持使用各种贸易保护手段来保护国产大豆的。 通常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有哪些呢?哪个方法是最适合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