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里的智慧



7月23日上午,在充满异国情调、风光旖旎、美轮美奂的深圳东部华侨城茵特拉根小镇,我听了一堂国学老师讲授的国学课,收获不小。好学识,齐分享。这里列出部分内容,让各位看官也感受一番国学里的智慧。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系辞》)

自有人类以来便存在三大矛盾冲突:人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

面对矛盾产生忧患,渴望解决忧患。

智慧内核:排除忧患,构建和谐

“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之天道(感悟天道)

为什么《周易》观照天象,可以预测人事的吉凶?

因为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似,便可类比联想:通过天象,了解天意。

《周易》哲学更多体现在《易传》中,与《周易》预测吉凶的本义有联系,但已有不同,是儒家学者借用《周易》阐发儒学思想。以天道为理论依据阐发人道。

 内在的理论结构

彰往察来(主观目的):

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也是终极目的)——

太极两仪(本体论、认识论)——

阴阳刚柔(构成分析,一分为二辩证法)——

万物交感(作用方式)——

发展变化,物极必反(客观规律)——

以天为师(理论依据,道德准则)——

和谐大同(社会效果)

《周易》的内在的结构同样是源于这样的一个目的,就主观上通过《周易》彰往穿察来,同样是以天人合一为起点。天人合一既是《周易》人生哲学的哲学基础,又是最后要终极的理想。

那么怎么实现呢?它提出了太极两仪,“《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这太极两仪,既是世界的本原,又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既是本体论,又是认识论。

阴阳刚柔就是事物的构成要素,它既是一分为二,又是合二为一的辩证法。

 那么怎样推动事物的发展呢?《周易》提出了万物交感的观念,这是阴阳的作用方式,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

 那么它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呢?任何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存在物极必反这样一个规律。

 这以上说的都是天道,都是《周易》时代对天体运行规律的一种认识,那么它和人道有什么关系呢?《周易》就是通过认识解说天道来作为人道的理论依据,指导人的行动。

 以天为师,这就是以天道为人道的理论依据,以天道为人的道德准则。

 最终同样是以天人合一、和谐社会、和谐大同为理想的社会。

 这是《周易》哲学内在的总体结构。

 天道,是《周易》的哲学观。

 天人合一的天命观: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都与“天人合一”天命观有关联,或者说是他们共同的理论依据。不同的就是他们对天道的感悟认识的角度不同,感发出的内容不同,关联程度不同。

 《周易》所表现出的是殷商之际宗教神学体系下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萌芽,为什么能够通过观照天象来预测人事的吉凶呢?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天人合一。那么“天人合一”观念产生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天人合一”理论依据: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解释其理论依据的说法也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有这么几点:

 第一,认为是天人一体,人是天的一个组成部分,说天里边就已经包含人了,所以人就必须得遵循天的运行规律,人得遵循天道。

 再一种说法认为人是天道所生,是依循天道繁衍出来的,所以人应该效仿天道去行事。

 还有一种说法,说“天人一物”,天人本来就没区别,天是大人,人是小天,它们是一致的,天道人道是一回事,人道就更应该遵循天道了。

 那么古人是怎么把天道和人道联系起来呢?这就要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了,就是我们前面讲的类比联想思维。在类比联想思维指导下,天道、人道之间只要存在着相似、相关的联系,就可以进行类比联想,并且古人将类比联想当作类比推理。于是,天道、人道之间只要存在着相似、相关的关系,古人就认为它们之间有逻辑关系了。于是,看天的运行是刚健的,那人也应该像天一样刚健,一样自强不息。天道、人道就是这样连起来了。

 国学大师钱宾四先生评价“天人合一”说:“此一观念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里的智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7463.html

更多阅读

国学中的管理之道 2016国学素养答案

之前,看的有关管理的书基本都是外国人写的,给人感觉行动力很强,但文化底蕴不足,让人有时无法适从,跟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思维有很大不同,看了翟教授的《国学中的管理之道》才对中国古代智慧有了一点点的了解,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特别

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 护士长管理培训

细节管理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含香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一种模式,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其管理理念对科里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达到

从二十五史中汲取管理智慧:大禹治水

原文: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水,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橇。左准绳,右规矩,载四

职业经理人:夹缝中的成长智慧

      目前,市面上大量的关于CEO管理以及职场入门手册类书籍不在少数,其中亦不乏精品之作,但偏偏少了为正在“上挤下压”的夹缝中求生存的职业经理人以指点、启发的书籍。  纵观职场,专业技能是职场的敲门砖,从企业最基层的员工到

声明:《国学中的管理智慧 国学里的智慧》为网友宣泄世间浮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