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导游中国二十年能不能到达日本的现状,他毫不犹豫的说“不可能,硬件中国的北京等城市已经到达或超过日本,但软件和国民素质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他的看法,“素质”这个东西好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养成。
但我感觉这是个误区!
个人的“素质”是自我培养出来的,但群体的素质是教育和管理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以前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现象;认识不到大货车是不能裸露着拉粉尘物资,认识不到大货车要擦洗的极致洁净,这都需要教育。
但仅仅有教育还不行,因为有“素质”是有成本的,不乱扔垃圾就要带着或找垃圾箱,不裸露粉尘需要防雨布并认真捆绑。如果有一部份人有素质,而另一部份人没“素质”,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有成本的有素质就难以低档低成本的“没素质”,唯一的方式就是通过管理来使有成本的素质来驱逐低成本的没素质。这种管理也有多种方式。有直接提高其没素质成本的新加坡式高罚款,也有投入大量及时保洁员,让人不好意思在干净的地面上丢弃垃圾方式,也有其他多种方式并行的“管理”。我曾经在一个煤矿企业进行安全文化项目启动会上讲过管理中的“破窗理论”。前一阵他们矿有人来北京还特意向我提起三年前的讲话,说他们的矿长一直把其作为安全教育的案例。所谓“破窗理论”就是指如果有人打破了玻璃窗,但没有及时修好,就会鼓励更多的窗户被打破;如果及时修好,就可能阻止这种情况的再发生。卫生也是这样,及时地保洁会阻止新的不良卫生状况的发生。
这就是管理的力量。
但在国内更多的是缺乏管理。日本的新干线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坐起来感觉非常洁净,我们的“和谐号”开行不到一年,硬件条件比日本还好,但座椅上的污渍随处可见。在这里就涉及到管理的考核指标问题,有污渍在我们的“和谐号”上是可以接受的标准,但在新干线上是不能容忍的。公路上跑着脏兮兮的大货车是中国城市管理者认可的,但在日本就必须洁净到电镀件发亮。
要是让国民自己都能自觉的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自觉的开车不按喇叭(不耐烦和缺乏宽容心)、开车让行人的确是很难。这里所谓的“素质”实际上是一个群体的素质,而不是个人的素质。说中国人整体的素质相对低大家都认同,要说中国人的个人素质比不上日本人你肯定表示反对。一个人的素质是教育和个人修养的问题,作为群体的中国人的素质更多地就是管理的问题。就像一个人的极致清洁是个人的性格所致,一个企业或一个民族的极致洁净就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国家教育方式和管理实践的结果。日本小学生都进行爱护环境和垃圾要带回家的教育(日本街头很少有垃圾箱,垃圾都主动装在包里带回),并能够很好的管理街头垃圾。
如果没有追求完美的心态与文化(也许日本人认为这就是正常的标准),是绝对做不到这样细致入微的、这样“极致”洁净的。我本人是军人出身,以前在部队里检查卫生都是带着白手套检查(管理中的反馈),但仅仅是在要检查的地方做到细致入微,在一些检查不到的地方还是一般标准,但到了日本你会发现,追求细致入微的完美是就像是渗透在其血液里的一种基因一样,随时随地都能体现。
这不禁想起我90年代初期在海南马自达工作时期,我们去了很多人到马自达去研修。有一个事例我记忆犹新,就是有一天一个日本人拿着一个拾到的领带夹送到我们研修人员的驻地,说是我们的,大家问了一圈都没有人认领,我们的人对日本人说会不会是你们日本人的。他们立即摇头否认,说这个产品不可能是日本生产的。一想也是,日本人做汽车都像在做工艺品,更不用说做领带夹这样的装饰品了。当时中国产品和日本产品一眼就能区别。
直到现在,日本产品几乎也是高质量的代名词。想一想,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追求极致“完美”的血液和文化,没有这种追求完美的管理实践,日本产品怎么能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只有全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表现这样的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文化和管理,才有可能制造出极致完美的产品!我们也知道,日本产品也有一个廉价质劣产品代名词的时期,能达到这种追求极致完美、极致细节的今天,精细的管理必然是其根源。
这种极致的洁净是饭店和景点企业管理的结果,也是政府管理城市能力和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