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认识了《品类》一书的作者,他们的成名之作是真功夫和乌江榨菜的营销策划。根据品类三剑客的定义:“消费者心智中对多种事务、多种商品或多个品牌背后,某种共同资源的集中认同,形成品类。”品类一书针对产品与品类之间的关系做了比较详细的描述,而笔者认为品类这个概念不仅可以用于产品,还可以扩展到公司和服务。
下面是笔者针对品类的定义:“人们心智中对于不同的组织、资源、现象、事务、商品、服务背后,某种共同属性的集中认同,形成品类。”
《品类》一书从消费者心智模式入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观点,比如一个品类中允许2至3个大品牌同时并存,同一品类如果只有单一品牌的话,很难形成品类的繁荣,每个品类都存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诉求,在品类早期阶段,是以功能性满足为主,在品类晚期,则以精神性满足为主。品类背后有更大的品类支撑,品类和品牌可以形成互动的局面等。
而在《2小时品牌素养》中提到克劳特为一家阿根廷的高科技公司做定位咨询时建议他们把总部搬到美国,因为当今世界中美国是全世界公认的高科技的领头羊,而这家阿根廷公司搬到美国后,销售收入当年就扩大了3倍。高科技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品类,而发达国家也是一个品类,阿根廷的这家高科技公司只是把总部从阿根廷搬到美国,就带来了3倍的收入增长,可见品类的作用有多大。
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完全可以使用品类这个管理工具进行战略梳理、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寻找优势品类中的品牌机会,发现具有独特市场份额的子品类,创造符合消费者心智的新品类,使得中国企业从“中国制造”阶段跨越到“中国创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