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在大众眼皮底下的骗局正在开展,而且是通过全国的地方电视台,以每天数百万的投入向全国的消费者欺骗。这些公司找一些普通的商品,将其肆意夸大宣传,把普通材料说成黄金、钻石,把30万像素的数码产品说成1000万像素,雇佣演员扮演专家大夫,然后自己给自己颁发并不存在的证书,甚至商品本身也是经过包装处理。 消费者无论是花几万也好,100多也好。到手的产品不值价格的十分之一。当然如果是能够使用的话,也算是有个交待。很多商品就是地摊货,或者是劣质商品,让消费者白花钱又一无所获,白受很多气。 这其实就是明目张胆的欺骗。一旦把钱骗到手,这些人就把公司注销掉,重新选择商品进行再一次的欺骗。而消费者只能投诉无门。据说一些商品每天都能卖到2000个以上。用百度搜索一下“电视购物诈骗”,居然出现50300条信息。低廉劣质的产品加上高额广告费加上暴利,这种模式每天都在上演。而最大的帮凶就是电视台,成为利益链条的一部分。

而购买这些商品的人,往往是贪图小便宜的中低收入人群。把大量的低收入人群的钱向一些非法的骗子手中集中,严重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 而此时,政府、电视台的监管竞是如此无力。当然,电视购物并没有错。建议以后电视购物广告应先由工商局、文化局、质监局进行审核,从资质上,质量上,宣传内容上通过后方可在电视台进行播出。 在这方面,电视台是既得利益者,要想让他们能够让利也是很大的阻力。因此,需要政府强力推动,才能改观。否则,消费者天天被欺骗的现状是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