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非洲卖鞋的故事 卖鞋的故事



  有两个鞋厂的业务员到非洲去,发现当地人不穿鞋子。一个人认为没有人会买鞋,另一个人则认为市场潜力巨大,有利可图。

    这个故事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但问题似乎不应该结束。因为把鞋子卖给当地人并没有那么简单。记得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商人把大量的西服、礼帽、刀叉运到中国,可他们并没有在那次交易中获得利益。

 到非洲卖鞋的故事 卖鞋的故事

    需要和销售出去是两回事。面对这样一群非洲人,也要有一定的方法。

    一天,几个推销员坐在一起讨论起来。

    张三首先发话:“这还不容易。根本用不着跟他们废话。只要派上几个人去,每天晚上在街道上洒点玻璃渣子,不用去推销,他们自己就会排队来买。

    李四接着说:“别卖弄你过去修自行车的缺德事了。以我的经验,需要在当地建一个鞋厂,聘请总统的儿子或议长的女婿当总经理,让国家下文件一人两双。根本用不着我去操心,他们就会把鞋子卖出去。

    “得了吧,你以为人人都是那样”, 赵五说,“这个国家不穿鞋子,一定很落后。我看派架飞机过去,抛洒大量传单,传单上印有他们的神。彼辈没见过飞机,一定以为神有什么启示。事先嘛,给他们的神画上一双大鞋子,这些人会诚惶诚恐地买鞋子。”

    “我有一个主意”, 王六说,“我在当地建一家鞋厂,雇用当地劳动力生产鞋子。但并不在当地销售,而是全部出口。一年两年,肯定会引起当地人的好奇。此时我免费让一些当地的名人穿。时间长了,他们会主动来买。最好的销售是摆出事实让人家看,而不是大讲产品的好处,吹得天花乱坠。要知道,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讨论还在继续,应该还有更好的方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762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如何到非洲做生意 非洲做生意

原文地址:如何到非洲做生意作者:alex_2006中国人走出国门做生意,先是从俄罗斯边贸开始,后来又到中东欧、东南亚,起初利润特别高、生意非常好,随着同胞的增多,利润直线下降,现在开始把目光瞄准非洲,称之为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目前在南非

从《党的好儿女》中学习到什么——《党的好儿女》观后感

从《党的好儿女》中学习到什么——《党的好儿女》观后感最近单位组织观看了《党的好儿女》电视系列片。影片通过真实的故事,感人的情节,朴实的语言刻画了优秀党员可敬、可亲的形象。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幕幕感人的情节,一句句朴实的语言

中国茶产业现状 中国茶产业到了“撕名牌”的时刻

“撕名牌”的游戏很火,这里借以表达另一层含义:中国茶产业也到了“撕名牌”的时刻!怎么“撕”?暂时将从前的荣耀、光环,金奖、金杯,优势、特色等等统统“撕”下来,放在一边,静下心来泡杯茶,重新面对现在的市场环境,重新塑造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声明:《到非洲卖鞋的故事 卖鞋的故事》为网友这为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