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观 我的教育观



在我看来,教育的使命首先是培养一个人(一个健全的生命),其次才是培养一个人才(做一个有用的人)。前者讲求的是个体自身价值,培养的重点是实现一个真善美的人,后者则是实现生命个体的社会价值。一个无法欣享人生大美的人,也就意味着他的人生缺乏某种情趣——生命决不仅仅像驴子那样埋头干活,每一个个体应该知道生命是美的,人首先是一种文化动物是一种情感动物。

一个人如果能够因为一缕阳光的色彩而感受美丽,一个人如果能够怀揣善良之心并为别人的良善而感动,一个人如果能够爱自己也能够爱别人,他就能够获得生命的善美。我们对教育的功用曾明已经探讨很多。下面我主要就教育培养一个独立个体谈一下我的看法。

人之初,是无所谓善与恶的,个人无法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他们的自然需求都是为了满足生命的存续。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生命个体的教育问题已经摆在了父母和社会面前,无法回避,也不容回避。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培养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发展贡献甚至自己的独处,必须具备如下的意识:

1、爱人爱己意识

我在这里不想翻检几十年前胡适等学者争议的父母于子女有恩或者无恩论争,但是我必须指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这个越来越物质化的世界中,怀揣一颗善良友爱之心是如何的重要,一个有爱的人,他的人格是强健的,没有什么简单的事情可以将他击垮,因为有了爱,人就像一棵树有了根脉。所谓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从爱之根中生长出来的花朵和果实。

爱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父母亲朋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一个母亲能够为了孩子把手送进猛兽的嘴里,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而与一只凶猛的猎犬对峙,有了这种爱,我们任何人都会变得无所畏惧,即使是非常的懦弱的人,也会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勇气。

爱并不只是爱别人,还要去爱自己,让自己充满热情,让自己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科学可以解剖人类的肌体,可以探究人的神经怎样的工作运行,但是科学无法建立终极关怀。而爱和信仰会让你坚信未来更更好。前几天,有一个北大的女孩坠楼而终,她在bbs上指出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生命的绚烂,她也从来没有爱过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当然,爱有时也是抽象的。这种抽象的爱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社会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并且升华为对人民对民族的爱。这种爱博大而又深沉,激励着一个人不断的为了社会为了人民而奋斗不息。

2、公民意识

我们当前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我们终日都在呼吁要培养现代的公民,以使我们的民族真正的跨越小农意识实现民众素质的大力提升。然而,我们很少把这个理想落实到行动中。

我们离宪政时代还远,在我们的小学课本上对什么是公民,对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力的提法少之又少。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但是我们的权力总是受到各种合法与不合法的侵害,我们的生活过程本身就是尴尬的所在。

五四运动已经快要100周年了,但是我们民族之中的民主渴盼仍然远未实现。100年来呼唤的东西仍是我们的梦想。上个世界20、30或者40年代精英们关于社会体制关于民主的呐喊,仍然显得那么悠远。悠悠百年,恍若一梦,试看今日之天下,公民社会目标遥遥。

我们这个民族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小心翼翼的回避着民主观念回避着公民意识,但是,我们很多孩子从小就知道,谁的爸爸是科级是局级是部级,他们很早就知道权力意味着什么,在一个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的时代,权力究竟意味着什么。没有人会怀疑:有一天,他们会退化为自己特殊利益的同盟。

3、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

五四以降,我们以打倒自己的文化为荣,四清加上文化大革命,使得我们的传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打击。而上个世纪的最后二十年,我们急欲寻求西方世界认同,因此我们自己的文化成为了一种所谓的装饰,仿佛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唐诗宋词,只是生活情趣的点缀,加上文化界的哗众取宠牟取不义之利,我们80年代90年代吃着肯德鸡长大的孩子对传统的印象只有三寸绣花鞋只有恐怖阴森的檀香刑只有宫里的美女和太监,除此以外,能够背诵几首诗词,这难道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不能不感到一种彻头彻尾的悲哀。

我们文化作为一种重伦理(查美学四讲)的民族文化,讲究的是仁者爱人讲究的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我们的天人合一也只是在学者的故纸堆中被翻来翻去,成为他们职位晋升获取职称的东西,可是,在真正的现实中,还有真正的儒者么。

这种轻视传统文化,反映了我们的浅薄无知,也反映了我们的急功近利浮躁空虚。

我们发现五四以降的一批学者之所以能够在学术上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他们肩挑东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虽然出于自己的价值选择,他们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等声雷激荡的口号与行动,但是他们无不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和成熟,几乎全部的人开始重估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比如晚年鲁迅对中医有了公正诚恳的评价,晚年胡适开始系统思考如何拯救传统文化的式微,而梁漱溟也以一位儒者的襟怀对儒学重新审视,希望以自己的儒学来解救当时水深火热中的民族,甚至被称为最后一位儒者。

文化绝非仅仅一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识,它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你承认如否,我们的血液中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因子,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文化在同化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同时,也在接受少数民族的同化——我们在影响着自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也在默默的影响着我们。

4、一种独立的人格

“人格”一词来自拉丁语“Persona”一词,是面具的意思,它是个体用来向社会显露自己。换句话说,向世界显示的就是我们的人格,是人的社会自我。倘使我们还是循规蹈矩的按着前人既有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那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

 我的教育教学观 我的教育观

教育如果不能培养一种独立的人格,那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为了人格之独立,顾准毅然不肯向一个错误的时代屈服,王小波为此写下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早年的北大更是把培养独立的人格作为自己的己任,马寅初先生在如云的造反派中坚持己见,梁漱溟敢于和当时的毛泽东叫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7699.html

更多阅读

三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总结 健康教育教学总结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总结健康教育课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它既有教育的一般性质和特点,又具有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教材篇幅短,文字叙述少,课时量也不多,但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医学、生物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 中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教学新理念 1.美术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美术课程的改革要转变课程的功能:由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向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和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具

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目的要求

个人教育教学工作反思圭塘小学 谭郁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切体会到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光荣使命。作为一名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在这个优秀的学校里,我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声明:《我的教育教学观 我的教育观》为网友与花如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