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2)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令人惊奇的是,富兰克林当时面对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如此吻合结构严谨的刻意练习的原则。他没有老师提供指导,但他的父亲能辨别出他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错误。富兰克林通过找到一些比他写得好得多的文章,而创造了自己的老师。他几乎不可能找到更好的文章了,《旁观者》的文章论题鲜明,富有魅力且有创新意义,这正是富兰克林最想写作的那种文章。这些文章如此美妙,以至于300年后它们还被广泛阅读和学习。所以,富兰克林不但从中找到自己写作中需要提高的方面,而且找到了拓展自己的方法,这正是刻意练习的基本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他并没有坐在那里、没完没了地写文章,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作家。相反,就像一个顶尖运动员或音乐家一样,他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反复训练来提高自己。一开始是句子结构,他针对这个方面狠下功夫,这与刻意练习的原则完全一致。他一句接一句地归纳和改写《旁观者》的文章,这种方法非常聪明。他大量地重复练习,在文章中有着很多句子;然后立刻把自己写的句子和原文进行比较,得到良好的反馈。当他决定在另一方面即词汇上下功夫的时候,他又发明一个美妙的方法,改写诗歌,并且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他最后把押韵文章改写回散文的时候,他坚持在句子结构上面练习。对待第三个元素、也就是文章结构的时候,他的方法同样非常聪明;它允许他重复地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技能,而且也保持其他方面的发展。

  富兰克林改进写作的另一个特点也需要留意,那就是他很勤奋。当今天的人们听说他所做的事情时,一般都为他的毅力而吃惊,而不是为他设计的这些方法之非凡而吃惊。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效仿他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这样做的效果也非常好。但没有人这样做,甚至正在学习写作的学生都不这样做。富兰克林当时也不是学生,他那时正在他兄弟开办的印刷室里当学徒,繁重的工作让他几乎没有空闲时间。早上上班前他开始练习写作,下班后他也继续练习;在星期日,当印刷室里没有人的时候他继续练习。作为一个清教徒,他知道他在礼拜天应该去教堂,但他认为没有时间,无法去那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053.html

更多阅读

第40节: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1)

系列专题:《108个经济学常识:不做经济白痴》  第三讲:经济生活中不得不说的怪现象  纳什均衡  【点睛】当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时,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位经济学家,但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必须要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  【释义】

第20节:在生活中落实佛法(10)

系列专题:《净慧法师为你讲经说法:做人的佛法》  丙三六非道是讲在家佛教徒应该怎样求得生活资源、谋求财富的问题。我们生活一定要有生活来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有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还要有车子。"不可食无鱼,不可出无

第11节:在生活中落实佛法(1)

系列专题:《净慧法师为你讲经说法:做人的佛法》  第二讲   在生活中落实佛法  这一讲主要是讲佛陀当时在乞食时看到善生居士子行六方礼的情景。   1  丙三 述佛见  彼时,世尊过夜半平旦,著衣持钵

第39节: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14)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当你在某个环境中遇到新情况时,这种能力就很有价值,因为它能释放思维资源,去处理真正重要的信息。在一个研究中,优秀飞行员和飞行学员同时听一个航空控制中心的无线电通信,然后被要求复述

第38节: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13)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当你增加你的行业知识时,需要注意的是,你的目标并不是收集大量信息。你在建立一个心智模型(mental model)——一个你的大脑如何系统运作的画面。这是伟大成就者的决定性特征:在他们所在领

声明:《第27节: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则(2)》为网友風雨英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