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刻意练习是什么,不是什么(2)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其中一个原因超越了教师的学识。老师能够看到一些你看不到的方面。在体育运动中,这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在打高尔夫球时,我就看不到自己,所以我只能从别人的视角去获益。在其他领域这种现象也相当普遍。象棋教练观察和学生看着同一个棋局,但老师能够看到学生一直忽略的重要威胁。商业顾问和管理者看这同一个局面,但是他能够看出,这个管理者始终不能清楚地、系统地表达他的意向。

  如果没有老师或教练的帮助,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很难获得显著成就,至少是早期的时候,这是显然的。如果没有对一个人的绩效有清晰、不偏不倚的认识,则无法选择最好的练习方法;某些情形下是身体因素(例如在体育活动中),或心理因素,我们很少人能给自身绩效一个清晰坦诚的评价。即使我们能够评价,我们也不能在该时刻设计出最好的练习方法,让我们走向达成最高水准的快车道,除非我们拥有大量关于自己所在领域人才培养的最新、最好的方法以及知识。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缺乏这些知识。

 第14节:刻意练习是什么,不是什么(2)
  尽管最好的成长方法总在不断变化中,但它们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原则,那就是:不断延伸个人现有的能力。这种说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做。无论在高尔夫练习场上还是在钢琴旁边,大多数成年人只是在重复我们之前做过的事情,希望保持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实现的现有的水平。

  相比之下,刻意练习要求人们清晰确定需要改善的元素,然后狠下功夫去提升它们。例子到处都有。伟大女高音歌唱家简?苏莎兰(补上英语,P68)花了很长时间专心练习自己的颤音,不仅是基本颤音,还包括全音、半音、巴洛克等许多不同类型。有人看到泰格?伍兹把球扔到沙坑里,踩上去,从这些罕见的位置进行击球练习。伟大的成功者盯住某些特别方面进行练习,直到取得进步,然后再去到其他方面进行练习。

  选择需要在哪方面提升,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技能。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著名的通用电气公司Crotonville管理发展中心前任主席诺尔?迪奇(Noel Tichy),借助三个同心圆阐述了这一观点。他将最里面的小圆称为“舒适区”(comfort zone),中间的圆为“学习区”(learning zone),外面的圆是“恐慌区”(panic zone)。只有通过在学习区里练习,我们才能进步。在这里,技能和能力刚好超过我们的掌握范围。我们在舒适区是不会进步的,因为我们已经很容易做成里面的事情;在恐慌区的事情最难,我们甚至都不去想应该怎样去碰它们。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066.html

更多阅读

第14节:熟悉公司各项条款,运用它们保护自己(1)

系列专题:《职场女性生存法则:人人都是杜拉拉》  熟悉公司各项条款,运用它们保护自己  镜头回放  杜拉拉辛辛苦苦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只得到了少得可怜的加薪,心里很不爽。即将离职的玫瑰又从中挑唆,让拉拉更加郁闷。想来想去,杜拉

第11节:写出来100分,不写则是0分

系列专题:《实现人生梦想的秘密力量:心跳的人生》  写出来100分,不写则是0分  重要的是即便不是你心中最完美的"使命宣言书",也必须要公示于众。绝对不能将其深深地藏在书桌的抽屉里,留着自己偷偷地看。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你的家人

第25节:刻意练习是什么,不是什么(13)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包括驾驶在内,都不是问题,我们不需要在这类事情上变得卓尔不凡,只需要用来过日子就可以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打高尔夫球就是这样一种事情。我们不需要靠它来生活,无非

第24节:刻意练习是什么,不是什么(12)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有一些人,尤其是那些热衷于从内在天赋角度来解释成功的人,不会喜欢上述可能性,即使这种观点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的。我们眼下只能说它是一个未经测试的假设,更谈不上进行论证了。随着DNA研究

第23节:刻意练习是什么,不是什么(11)

系列专题:《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哪来的天才》  另外,即使在更广泛领域的研究中,能够证明刻意练习可以提高成绩,但它的作用并非在每一个情形中都是简单和直接的,也就是说,在我的练习和你的练习中,必然会有性质的不同。这取决于老师、教练

声明:《第14节:刻意练习是什么,不是什么(2)》为网友光芒万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