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职场忠告:毕业了,你已无法再天真》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每个人都处在迷惑之中,同时每个人又都很清醒。你通过各种感觉去感受这个世界,但是所有的感受都是我们内心的一种反应。《庄子秋水》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就是很出名的关于“鱼乐之辩”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之间都存在隔阂。正如鲁迅所说的,人和人的痛苦是不相通的。你所感知的、所理解的社会都只是这个社会在你眼里的反映,你千万不要认为你所想的都是事实。 很多的误会都是由先入为主的观念造成的,因为你已经有了结论,所以所有的东西都变得苍白无力了。在你进入社会之后,一切几乎都是未知的,映照在你心中的影像如同海市蜃楼,充满了琢磨不定的变数。所以你一定要审慎而行,所谓“三思而后行”。对一个你并不了解的事物轻易地下结论是一个很不明智的举动。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只有平和冷静的心态才能做出尽可能客观的评价。 在初入社会的时候,一点错误通常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很多事情并没有一个模式,也和电影、电视、书本上描写的不同。千万不要希求电视或者网络会教你,你要做的就是仔细地体会你所在的环境,并保持一颗平常心。 坏、厚脸皮与喜爱 很多人都不知道“嬉皮笑脸”其实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佛教中流传这样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拘泥于表面。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找到最合适的途径,即使表现出一些坏的成分也是很有必要的。 坏,其实是一种手段,曾经有一句老话叫做“恶人自有恶人磨”。对付什么样的人就要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不懂得拉下脸说“不”的人,在很多时候会吃亏。正如刘墉所说:“我并不是教你使诈。”很多时候只有采用非常的手段才能够解决非常的问题。这里说的坏,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坏,而是一种境界,一种圆通变化的境界。想做到坏其实是很难的,你首先需要抛开你自己一贯的行事风格,并且要触犯别人的利益。然后你还要做好应对一切后果的准备,因为坏人难做,你敢于得罪人就要敢于承担这种风险。最后你要选择好所使用的方式,要尽量让你的坏事做得圆满。 厚脸皮,比坏还难得多,同时也重要得多。古时候很多关于厚脸皮的传说和故事,如三顾茅庐、胯下之辱等,这些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脸皮其实并不是很重要。但是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这么认为,大家都认为自己的面子很重要。经常看的事情一般是这样的,甲和乙打了一架,至于是谁的错,就不深究了,打完之后,双方谁都不想认错,于是大家就这么撑着,同学之间如此,同事之间如此,有时候兄弟父母之间都如此。一句话可以化解的事情,你通常要花费几天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去完成。但是最终你的面子是否大了一些呢?估计和原来也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