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0)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不是觉得我这样的教育方法给了他们很大帮助,现在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只给孩子大体的方向性指导,例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具体的主意则让孩子们自己拿。父母总觉得孩子没什么责任感,做事随意,但是,一旦你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他会特别认真地对待,并且会完成得相当好,甚至超出父母的意料。

  最近,看着接上自己父母的班、在名牌大学学习的孙儿们,我想起了很多过去与孩子们相处的情景。看到我的孩子们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也能收放自如,我感到非常欣慰。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让人感到希望重重。

  而这样的教育,其实每个家庭都能做到。

  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

  父母不可能是万能的,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自己清楚的部分可以讨论,但是对于不清楚的地方,如果孩子表示有兴趣,就要让孩子去找那个方面的专家,或懂得的人,让孩子亲自去经历那个世界。比如,如果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也有兴趣在这个领域深造,父母一旦帮不上忙,就要找这方面有水平的人来帮助他。

 第20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0)
  父母对于自己没有经验的部分,如果仅凭着推测去教育的话,对于孩子的帮助不会很大。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前辈求得意见,多多综合他人的经验,对孩子做决定也大有帮助。孩子会通过父母收集来的实际经验,亲自试验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和适合度,并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选择正确道路的概率就会相应增加。

  没有比让孩子亲自经历更好的教育。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想要学习游泳,一定要让他到水里去练习。只看书,看别人游,或者只看动作要领,绝对学不会。

  如果孩子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做什么事情,不要只通过言语教育他们,让他们在现场实际体验,亲自看和感觉。比如,要教育孩子关心别人,仅仅告诉他们道理是没用的,要让他参与到奉献活动中去,或者让他体会一次需要关心的滋味,这样,他们会很快懂得其中的道理。

  经历的印象会比言语来得深刻,这就是我在养育孩子们时总结的经验。

  比如我们每年夏天都会参与露营,孩子们在露营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美国人。这些人都很友善,有想法,有目标,很多人还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大家一起交流,一起生活,让孩子们见识到了真正的美国生活。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全家都很难忘。

  在露营中,我们也会向大家介绍了我们家庭的价值观和东方式的思考方式。例如,我们每年都会定下一天为曾参加过露营的已去世的人做名牌,以表怀念。多年来,这已经成为了一个惯例,自我先生去世那年(1989年)的下一年开始,到现在那里已挂了50多个牌子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510.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子女教育支出”和“子女修养”成反比

系列专题:《如何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再启动》  “子女教育支出”和“子女修养”成反比  第二项就是教育支出。  一般到大学毕业,平均一个子女所需的教育支出大概在2200万日元左右。如果是两个孩子的话,则最低需要4000万日元

哈根达斯:卖的不是冰淇淋,而是梦想

  哈根达斯(Haagen-Dazs)的“矜贵”是举世闻名的,动辄上百元的价位让普通冰淇淋自惭形愧,也让它享有“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的美称。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兼程,哈根达斯已在全球55个国家开设了700多家专卖店和几万家零售点,从西方到东方,

第21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1)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这样的活动,让我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  在东方,“我”的概念比较丰富,并不仅仅是指孤立的我,还是上一代和后代重要的连接点。我们将这样的东方文化概念与美国的实情结合,间接地让

第20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0)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不是觉得我这样的教育方法给了他们很大帮助,现在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只给孩子大体的方向性指导,例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具体的

第19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9)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的一个孩子有段时间跟我说,他学习太累了,想要休学一年。我并没有立刻反对他,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聊了聊,让他想象一下他现在的选择在一两年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事实证明这个方式

声明:《第20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0)》为网友相信梦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