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8)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自己非常珍惜这样的经验,不仅让自己有所收获,同样也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我特别有做父母的成就感。所以,我以我的经验告诉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让自己成长,不断想办法提升自己的人生,解决自己人生中的问题。这样,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我们才能担当起一个有意义的角色,而不是陪着孩子一起发愁。

 第18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8)
  很显然,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我又想起我的大儿子京柱。他上耶鲁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因为一件什么事情,他给我打了很长时间的电话。

  放下电话后,京柱的室友说:“我非常羡慕你,我都不敢把这样的事情跟我母亲说,你有这样能听你说说心里话的母亲,真是幸福啊!”

  我自己也很骄傲,作为母亲,能成为孩子喜欢的倾诉和交流对象。我始终觉得,这一点很重要。

  有些家长说,孩子跟自己没话说;也有些家长说,自己不懂现在的孩子在想什么。其实,当孩子渐渐长大,他的生活内容会发生很大变化,思想也会跟着不断变化,一天一个想法。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才能走近孩子的内心。 这样,真的聊起来,父母和孩子之间可以聊的东西有很多。

  如果父母不懂孩子的世界,就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很想给孩子帮助,也找不到方法,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一扇门被关闭了。父母不能为孩子指明方向,长期这样的话,孩子和父母都会有挫折感。孩子按照孩子的想法,父母按照父母的想法,没有更好的解决途径,双方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互相观望。

  其实,夫妻间也是如此。妻子和丈夫要互相了解一些对方的世界和圈子,这样,在对方遇到困难时才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而不是在对方陷入苦恼的时候陪着他(她)一起苦恼。只有这样,夫妻二人才能真正成为对方的伴侣,彼此温暖,互相扶持,一路走下去。

  当孩子面临选择,父母该如何引导

  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父母要跟孩子一起成长。

  如果希望孩子成为专业人才,父母也一定要努力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所成就,这样,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才不是刻意、苍白和生硬的,而是自然而然和有说服力的。因为,以身作则、分享经验,永远比教条的说教更有效。

  当然,这并不是让父母成为超人,而是说父母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认真负责。这些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父母应该明白,自己的人生之路,与好好养育孩子和给予孩子帮助的路是连在一起的,前者若走不好,后者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子女教育并不是一定要刻意去教些什么,和学校教育一样,子女教育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事实上,与学校相比,在家庭这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最好不要有太浓的教育痕迹,父母只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将自己通过经验得到的智慧提供给孩子,帮助他们自主地找到答案就可以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512.html

更多阅读

第30节:“子女教育支出”和“子女修养”成反比

系列专题:《如何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再启动》  “子女教育支出”和“子女修养”成反比  第二项就是教育支出。  一般到大学毕业,平均一个子女所需的教育支出大概在2200万日元左右。如果是两个孩子的话,则最低需要4000万日元

哈根达斯:卖的不是冰淇淋,而是梦想

  哈根达斯(Haagen-Dazs)的“矜贵”是举世闻名的,动辄上百元的价位让普通冰淇淋自惭形愧,也让它享有“冰淇淋中的劳斯莱斯”的美称。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兼程,哈根达斯已在全球55个国家开设了700多家专卖店和几万家零售点,从西方到东方,

第21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1)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这样的活动,让我和孩子们都受益匪浅。  在东方,“我”的概念比较丰富,并不仅仅是指孤立的我,还是上一代和后代重要的连接点。我们将这样的东方文化概念与美国的实情结合,间接地让

第20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10)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不知道我的孩子们是不是觉得我这样的教育方法给了他们很大帮助,现在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只给孩子大体的方向性指导,例如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具体的

第19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9)

系列专题:《成功私教:有奉献精神的父母培养大人物》  我的一个孩子有段时间跟我说,他学习太累了,想要休学一年。我并没有立刻反对他,而是心平气和地跟他聊了聊,让他想象一下他现在的选择在一两年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事实证明这个方式

声明:《第18节:子女教育不是科学,而是艺术(8)》为网友真心无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