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7)



系列专题:《李欣频创意宝典: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课堂延伸阅读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反向思考练习"内容如下:反向思考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对一向信以为真的事物,采取相反的视点--加以反转,就会产生其他你未注意到的可能,而这些新发现的可能,有助于你很快找到这件事一直在重蹈覆辙的关键原因,也会带给你一针见血的启发。

  "反向思考练习"--每一种说法,都可以反转成针对你自己;针对别人的部分,也可以转成相反的说法。如下例:

 第18节: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7)
  "尼克待我不公平"

  →反转成针对别人--"我待尼克不公平"。

  →反转成针对自己--"我待自己不公平"。

  →反转成相反的陈述--"尼克待我公平"。

  →反转成针对"我的想法"--"我这想法是不公平的,特别是针对尼克"。

  然后在生活中,替以上四段的反转句,各找出至少三个实例来证明是否为真。

  【给出你所缺乏的,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

  如果你感到缺乏什么,就给出你所缺乏的--如果你需要朋友,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你孤单,就去让某个人不孤单;如果你饥饿,先让别人吃饱;如果你悲伤,就去安慰别人。

  进一步运用反向力来丰富自己:"如果你感到缺乏什么,就给出你所缺乏的:如果你需要朋友,就成为别人的朋友;如果你孤单,就去让某个人不孤单;如果你饥饿,先让别人吃饱;如果你悲伤,就去安慰别人;当你需要爱,就先爱自己,以及无条件地爱别人;如果你缺乏自由,就去给别人自由,给自己自由。"

  当你向外给出,宇宙能量自然会补充进来。也就是说,当你觉得匮乏,正是因为你没给出去,内部已经没有空间,所以能量流不进来。这是反向操作,让自己从匮乏到富足的好方法。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把今天放大一百万倍,会是什么结局?】

  把今天放大一百万倍,思考人生的结局--假设你今天抽了一根烟,就想如果抽到第一百万根,会有怎样的后果;今天恨了一个人,如果恨到第一百万个人,自己会变成怎样的状态。

  我们常都忽略了自己的一个心念,一个惯性动作,会有怎样的后果,会对周围的人、事、物,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自己常用的方式是:每一天沐浴时,或是入睡前,回想今天一整天,动了哪些念头、做了哪些事、说了哪些话、吃了哪些东西……看自己把一天的生命,以怎样的比例,分配在哪些地方,然后把这些全部放大、加乘一百万倍后的结果会是什么?

  假设你今天抽了一根烟,就想如果抽到第一百万根,会有怎样的后果;今天恨了一个人,如果恨到第一百万个人,自己会变成怎样的状态,然后就去看,自己是否真的要这样的结果。如果不要,再重设你的生活惯性。每当你又要开始这些思考,或是这些动作时,就想到那样的后果是自己不要的,便马上切换到自己新设定的频道,让自己的生活立即转向。

  这部分,可以延伸去看电影《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1、2集,《我们到底知道多少》(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日本原名《嫌われ松子の一生》,请细看松子在生命哪些重要的关键点上,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以致她的命运急转直下),《人生遥控器》(Click,剧中建筑师迈克尔·纽曼用神奇的遥控器快转自己的人生,想把困境都快转过去,却发现每日点点滴滴所累积出来的最大悲剧,就在人生最末处等着他,而结局无法反转)……这些片子,提供了更深入,更客观的角度,协助你看到自己滴水穿石的惯性,进而打破或转换模式。这就是继第一层人生创意"只留下自己"后,所进入的第二层"清空并置换自己"的阶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8612.html

更多阅读

第18节: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9)

系列专题:《奥巴马指引美国改革的枕边书:助推》  实践证明,“手热效应”是不存在的。连续得分的篮球员动员下一次投篮时的命中率并不会提高,的确是这样。  即便人们了解了这一事实,他们也会立即想出“手热效应”的其他表现形式。他

第18节:诚能感人—尽量表达你的诚实和热情(1)

系列专题:《沟通技巧实用宝典:实用口才全书》  再者,自赞自夸既可以直接出自本人之口,也可以转借他人之口,最好还辅以如奖状、奖品、名人评介、新闻传播媒介的表彰等证明,增强其可信度和说服力。  再次,要避免过度自赞自夸,引起听者反

无限创造 第18节: 行动能够无限地创造出新的谎言(1)

系列专题:《谎言法则:你嘴上说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行动能够无限地创造出新的谎言  当人们行动起来的时候,旧的思想也随之得到了升华。特别是当人们大脑里充满着"想要这个""想要变成这样"等愿望的时候,旧的思想就可以成为人类进

第18节: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7)

系列专题:《李欣频创意宝典: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课堂延伸阅读  拜伦·凯蒂转念作业"反向思考练习"内容如下:反向思考提供一个机会,让你对一向信以为真的事物,采取相反的视点--加以反转,就会产生其他你未注意到的可能,而这些新发现

第17节: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6)

系列专题:《李欣频创意宝典: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再把这反义词方法,进一步用在生活上。你可以写下对自己的担忧或不满,比方:觉得自己很丑、很胖、不健康、不被爱、很孤单、没创意、没钱、没才华、没机会、没意义、无用的、不快乐…

声明:《第18节: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7)》为网友卖酒美姑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