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一个叫冯云的女孩,是湖北大学电子专业本科毕业生,10月做求职准备。11月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现场求职者如潮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塞进8份简历,结果石沉大海,招聘会上成功是渺茫的。她开始注意从报纸上寻找就业信息。她不再盲目地到处寄简历,而是在得到信息后,电话或登门求职。4个多月,数十次电话或登门求职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她是女生和应届毕业生。当她得知一家汽车销售公司招聘文职人员,立刻给公司发去一份电子简历。几个月来第一次得到面试机会,要求进行电脑打字,打字速度每分钟不能低于七八十个字。她一分钟只打了四十几个字,被淘汰了。第一次面试失败。从那以后,她每天拿出一小时时间练习打字,不到一个月就达到标准了。 她先后参加了4次面试,都以失败告终。参加一家电子公司的面试。面试之前先进行笔试,她榜中有名。接下来的面试,她至今想起来都脸红。主考官问:"你有工作经验吗?""没有。""到生产线上实习过吗?""没有。"主考官又拿出一张电子线路图,让她指出"分别代表什么电阻"?她根本就看不懂。她满脸羞愧。面试失败让她若有所思:"如果让我再回到校园,我一定会到生产线上去实习,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还是动手能力。" 6月中旬,工作仍没找到。一次次失败,女孩反而理智和冷静下来。一边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一边潜心复习专业弥补不足。她知道,机会只会青睐真正有准备、有实力的人。机会终于来了。一家电子公司在某高校举办招聘会,她送上简历。笔试要求10分钟内做完100道题,她7分钟做完了。然后是面试。面试官微笑着问:"你认为公司客户服务部与客户应该是什么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据市场调查专家分析,一个客户身边有240个潜在客户……" 这一次,她顺利地通过了面试。7月2日,她走进了这家公司。 这个故事很感人,冯云硬是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屡败屡战,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从失败中获取了一生都用之不尽的财富。 "坚持就是胜利",这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但是真的有人会坚持61次失败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冯云坚持了。她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为她赢得了一份好工作,更成为她用之不尽的人生财富。 无论是功成名就的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还是默默无闻的求职者冯云,他们都能正视失败,能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希望和出路,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最后将失败转化为成功,而这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 俞敏洪说:"一个人生活中通常失败为多,成功为少。你行动9次,大概6到7次可能是失败的。每次行动都成功的人并不多,但每一次失败都是后一次成功的基础。" 3.屈辱是一种力量 俞敏洪历经三年磨难,终于从江阴第一中学高考补习班考进了全国第一学府--北京大学,带着满脸的欢愉,他不远千里,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北大。
![第71节: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41694525851.jpeg)
开学第一天,他身穿一件褪了色的旧军装走进了寝室,看到一位同学正在床上看书。俞敏洪就凑了上去打招呼,"看什么书呢?" "《第三帝国的兴亡》。"对方眼皮抬都没抬。 "看这种书干吗?"俞敏洪满脸的不解,他的自信还停留在战无不胜的英语考卷上、名震乡里的高考成绩上、江阴第一中学高考补习班班长的职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