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经理听完微微一笑,说:"请你把两块钱收回去吧,我不会打电话的,我现在就通知你:你已经被录取了。"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想"出人头地",很多人都想顺顺利利找到一份工作,但是许多人一遇到困难就退缩了,缺乏坚持的信念,也没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这位女孩如果不坚持走下去,那么她的这次行程肯定已经到了终点。殊不知,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路上不断奔走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行走,才能让不安分的因子推动思想或者行为的前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同样需要一种新的尝试。 功成名就的俞敏洪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而且一直有着超前的眼光和明确的方向,他的理想似乎从未止步于他所得到的结果。他说,我将用后半生的时间,去创建一所真正意义、非营利性的私立大学,让贫困学生也能上得起大学,使它变成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 而年轻的我们,当看到俞敏洪在路途上奔跑的身影时,是否也做好了在路上的准备?
![第66节:把努力变成一种习惯(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41610011725.jpeg)
2.两点间最短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 一位成功学教授被邀请到一所高等学府为同学们演讲。面对台下喧闹的同学,这位教授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是什么?" 很多同学听了这样一个问题后很不以为然,甚至有点嗤之以鼻,心里想:"这算什么教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说得出口!" 一位同学站起来有点不屑一顾地说:"这个问题连小学生都知道,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不就是直线吗?" 教授铿锵有力地说道:"错!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有可能是直线,也有可能是曲线!" 看着同学们一脸的震惊和迷惑,教授接着解释了所谓的距离: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距离?距离是路程的远近吗?距离是直线的长短吗?都不是。真正的距离是从起点成功地到达终点所经历的一切,无论受挫还是顺利。从几何学角度来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确实是直线,但从现实生活中来说,这条直线不一定能够把你从起点成功地带到终点。这样的距离看起来最短,实际上很长,甚至会把有可能的事情变成不可能。 俞敏洪说:"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直截了当就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有困难绕过去,有障碍绕过去,也许这样做事情更加顺利。" 王海是06年毕业的大学生,计算机专业,品学兼优,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了两年半时间,业务上一直是公司的骨干。可是,由于人太老实,不善于人际交往与沟通,所以,没有什么提升与加薪的机会,他感到很委屈,今年春节决定跳槽。没想到09年是就业高峰年,加上经济危机,竞争十分激烈。尽管凭着简历上的工作经验,他拿到了三次面试机会,可是由于不会推销自己,也不会巧妙地回答问题,结果与工作多次失之交臂。王海很是困恼,只好向好友小李诉苦,并将自己的面试经历如实告诉了小李。 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公司这次没有录取你,但过一段,被录取的人中有没能渡过试用期的,腾出位置来,再通知你,你还会再来吗? 王海的回答:现在没有录取我,说明公司没有看好我,我来了也没有意思。